地物波谱测试.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物波谱测试.ppt

*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1、太阳辐射与地表的相互作用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1、太阳辐射与地表的相互作用 地表物体自身热辐射为主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和自身热辐射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为主 辐射特性 6 μm 2.5-6 μm 0.3-2.5μm 波长 远红外 中红外 可见光与近红外 波段名称 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2、地表自身热辐射 地表物体的辐射遵循基尔霍夫定律: 地球辐射接近于300K黑体辐射,但由于大气影响(主要是吸收),实际的辐射曲线未不平滑的折线。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2、地表自身热辐射 发射波谱曲线:温度一定时,物体的比辐射率随波长变化,表示这种变化的曲线称物体的发射波谱曲线。 发射波谱曲线,是识别地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研究地物反射光谱的意义: 被动遥感在遥感探测中占重要地位,主要为反射太阳辐射 可准确识别地面目标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I)可分为三部分:反射(R)、吸收(A)、透射(T) 绝大多数物体对可见光不具 备透射能力。有些物体对特 定波长电磁波具有透射能力。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反射率: 反射能量与总入射能量的百分比 ?=(P?/P0)*100% 反射率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和表面状况、波长、入射角等有关 三种反射状况:镜面反射、漫反射、方向反射 朗伯面:对于漫反射面,当入射照度一定时,从任何角度观察反射面,其反射亮度是一个常数,这种反射面称朗伯面 实际物体多数为方向反射,介于镜面和朗伯面间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实际物体的反射,介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之间。在入射辐照度相同时,反射辐射亮度的大小既与入射方位角和天顶角有关,也与反射方向的方位角与天顶角有关。 入射辐照度Ii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太阳的直接辐射,其辐照度大小与太阳天顶角θi和日地距离D有关;另一部分是太阳辐射经过大气散射后又漫入射到地面的部分,其辐照度与入射角无关。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反射波谱:研究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识别地物 地物反射曲线的形态相差很大,表明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不同 图:植被、水体、干的土壤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植被的光谱曲线: 可分为三段: 0.4-0.76?m: 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于绿色波段(0.55 ?m ),两边(蓝、红)为吸收带(凹谷) 0.76-1.3 ?m: 高反射,在0.7 ?m处反射率迅速增大,至1.1处有峰值 1.3-2.5 ?m: 受植物含水量影响,吸收率增加,反射率下降,形成几个低谷 影响植被波谱特征的主要因素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土壤:没有明显的波峰波谷 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水体:反射主要在蓝绿波段,其它波段吸收都很强,近红外吸收更强。水中含泥沙时,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不同叶绿素含量时水体的波谱曲线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岩石:形态各异,没有统一的变化规律 岩石的光谱反射率 岩石的反射波谱曲线受: 矿物成分 矿物含量 风化程度 含水状况 颗粒大小 表面光滑程度 色泽等影响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4、地物波谱特性的测量—测量理论 (1)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意义: 引起反射的增量/入射有一微增量 七十年代初Nicodemus给出了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的迄今最完善的定义 入射辐射天顶角; 入射辐射方位角; 反射辐射天顶角; 反射辐射方位角; 分子分母均为两个无穷小量,实际测量中很少采用。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4、地物波谱特性的测量—测量理论 (2)二向反射因子(BRF) BRF:在给定的立体角锥体所限制的方向内,在一定的辐照度和观测条件下,目标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处于同一辐照度和观测条件的标准参考面(理想朗伯反射面)的反射辐射通量之比。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2.3.4、地物波谱特性的测量—测量方法 (1)样品的实验室测量,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