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七古:从鲍照到李白.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七古:从鲍照到李白.doc

第三节 七古:从鲍照到李白 七言古诗又被称作歌行,是相对七言律诗而言的。七古在句式上较五古多出两字,为二二三句式,也有三五七言兼用的情况,在句数上没有固定限制,不讲平仄、对仗,用韵自由。 一、七言古诗的渊源与形成 七言句虽然在《诗经》、《楚辞》中就已存在,但作为一种诗体的七言句式,则是较早出现在汉代的民间歌谣当中。《汉书·冯野王传》记载有西汉成帝时期的《上郡歌》:“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已属完整的七言体。东汉以后,纯熟的七言歌谣已较为普遍,如桓帝初年的《小麦童谣》:“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桓、灵时期的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 汉武帝时期君臣联句而成的《柏梁台诗》,曾被当作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但因为所注的人名、官名与武帝时代不符,被清初顾炎武判定为伪作。从今存文献记载来看,第一首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东汉张衡的《四愁诗》(《文选》卷二十九)。诗凡四首,称作“四思”。第一章云: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四章反复咏叹,意思相近。从其句式和措意来看,明显受到《楚辞》和民歌的双重影响。 目前保存的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是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诗云: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虽然仍带有民歌气息,主题也是汉乐府思妇念夫的传统题材,但从诗歌技巧和句式特点来说,已经十分成熟。 二、鲍照: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古的诗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七言诗得到了较大发展,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从事七言诗创作。其中尤以鲍照成就最为突出,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力写作七言古诗的诗人。 鲍照虽然极富才识,但在重视门阀的六朝,始终身处下僚,用钟嵘的话说,就是“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诗品》卷中)。这样的遭遇,反而成就了他的诗歌创作,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鲍照在写作五言古诗的同时,积极从事以七言为主或通篇七言的古诗创作。代表作品为《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中有五首通篇为七言。通篇七言的如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五言、七言并用的如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从思想、艺术上来说,这些诗歌都是鲍照的不平之鸣,是对现实社会寒士备受压抑的反抗,体现出豪迈、悲壮之情,延续了“梗概多气”的建安风骨,因而受到后人的称赞。从体式上来说,《拟行路难》等诗与早期的七言歌谣和文人仿作有不小的差异,用韵方面由句句用韵转变为隔句用韵,扩充了诗歌容量,推动了七言古诗的发展。 鲍照以前,乐府歌行多为五言,他自己也有不少五言乐府作品,如《代堂上歌行》、《代结客少年场行》、《代放歌行》、《代贫贱苦愁行》、《代出自蓟北门行》、《代苦热行》等。自鲍照开始将七言用于乐府诗的创作,或以七言为主而杂以其他句式,或全用七言,开创了唐代七言歌行的先河。明人胡应麟指出:“歌行至宋益衰,惟明远颇自振拔,《行路难》十八章,欲汰去浮靡,返于浑朴,而时代所压,不能顿超。后来长短句实多出此,与玄晖五言,俱兆唐人轨辙矣。”(《诗薮》内编卷三)充分肯定了鲍照《拟行路难》在七言歌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鲍照诗歌,在当时评价不高,如钟嵘《诗品》将其列为中品,并说:“然贵尚巧似,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故言险俗者,多以附照。”然而他所作七古中展现的慷慨激昂的诗情,俊逸豪放的风格,受到了唐以后文人的高度赞扬,对盛唐诗风产生了深远影响。杜甫曾以“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称誉李白。胡应麟称鲍照“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诗薮》外编卷二),盛唐诗风正是在汲取鲍照等人诗风的基础上形成的。 鲍照之后,七古这一诗体在齐、梁时期受到文人的广泛关注。如梁代的萧衍、萧纲、萧绎、沈约等人,都有一定数量的七古作品。虽然在格调上大多偏于靡丽,但在推动七古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春江花月夜》与初唐歌行 初唐诗坛以“四杰”为代表,他们承齐、梁、隋朝之后,致力于改革文风,力变纤秾,重塑气骨。杨炯概括说:“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