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流品”掩“流韵”.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莫以“流品”掩“流韵”.DOC

莫以“流品”掩“流韵” ——《歧路灯》题旨琐谈 摘要:我国文艺批评向有流品高下之说,《歧路灯》面世后,誉者称其有益于世道人心,艺术上颇有成就,与一流的《红楼梦》《儒林外史》可媲美;病者则以其思想落后腐朽,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走入歧路之浊流。《歧路灯》流品高下之说具有鲜明的时代印痕,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如何评判中华传统文与道德。如能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清除极左思潮的影响,则必能对《歧路灯》的教育观如“用心读书,亲近正人”等作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品评 歧路灯 流韵 儒家文化 一、品评的尺子 不论诗歌、小说,也不论散文、戏曲,一部文学作品一旦面世,其作品文本的意蕴与读者的理解,也即对它的价值与社会意义的理解,便会呈现出各种歧见,见仁见智,品评轩轾,不一而足。 究其缘由,除了作者、作品自身的原因外,最重要是受众的千般差异。读者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同,地域、民族、信仰、立场、文化、经历、经验、趣味、爱好的不同以及着眼点、切入点、方法论等的不同,对同一事象往往会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 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诗文流品高下的品评者代有才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诗文高下优劣的评判准则。如《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是“文以载道”的开先河者,认为一切文学作品都要符合正统之道且须稽之于圣,宗之于经。至唐代韩愈,更是不遗余力地倡导“文以载道”,“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受刘勰启发,同时代的钟嵘从诗歌的艺术风格着眼,著《诗品》,将诗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类。唐司空图在此基础上,对艺术风格细加区别,将不同的诗风划分为二十四个品类。北宋欧阳修认为“意新语工”之诗为上乘(见《六一诗话》),南宋严羽则以禅说诗,以“词理意兴”兼具者为佳(见《沧浪诗话》)。明清两季,诗歌方面有“神韵”、“格调”、“性灵”、“肌理”、“境界”之说;戏曲方面有“言情”、“本色”、“机趣”之说,就文章作法而言则有“童心”说、“义法、辞章、考据”之说等。但综合观之,上述文学批评原则虽历代各有所倡,不一而足且能薪火相传,然上溯其源,均不脱孔子“温柔敦厚”之“诗教”宏旨,即“思无邪” (《论语·为政》)?以及“文质彬彬” (《论语·雍也》)、“尽美尽善”(《 论语·八佾》)、“兴观群怨” (《论语·阳货》)等。 传统的文论对后世影响很深,尤其对文本的意蕴、文词及手法,作者的人品、思想及胸襟,论者几乎无不关注。 我国文艺批评至20世纪40年代时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历史转折,其根本标志是毛泽东主席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高屋建瓴,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关系这一新概念。《讲话》说:“我们不但否认抽象的绝对不变的政治标准,也否认抽象的绝对不变的艺术标准,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政治标准和不同的艺术标准。但是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态度。” 《讲话》内容丰富,有些问题也讲得很具体,很精到,之所以引用上面一段,是因为它是整个讲话的核心和纲领,半个多世纪以来,只要是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没有不了解、不熟悉、不将其它当作金科玉律的。 《歧路灯》自20世纪20年代末排印本及1980年校注本面世之后,誉毁不一,盛赞者以之为中国古代的“教育诗”(张国光语),成就可与同时期的《红楼梦》、《儒林外史》媲美,甚至二者还“较逊一筹”(朱自清语);毁之者以之为“思想落后艺术平庸”,是历史上“‘人情小说’发展的过程中一股混杂着更多泥沙和腐物的浊流。”(蓝翎语)。 其实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说到底是品评者使用的尺子不同,既有古代的,也有当代的。其次是所戴的眼镜不同,有浅色的,有深色的,因而映入眼帘之物的色彩有很大的差异,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会相同;另外是视角与聚焦点不同,有管中窥豹者,有居高临下者,映入眼帘的图像也就很不相同。正如鲁迅在谈到《红楼梦》时所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的,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不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当然,“尺子”也还有国外的。但不论古今,也不论中外,读者只要认为可用则无不可用。不可讳言的是,任何人不论用任何尺子,在外人看来,一定会有倾向性,这也是正常的,况且,世上没有任何理解是完全的或者是毫无偏差的,因而不可求全责备。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就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而言,在当代,政治与意识形态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企图超越或否定它,可能是自欺欺人,正确的态度应是与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yb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