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学生做探索研究的主人.doc
                    让学生做探索研究的主人
《单摆周期公式》教学评述
这个学期,笔者就《单摆周期公式》这一课题上了一堂市级教改公开课,参与听课的领导、教师对这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堂富有创意、值得借鉴的优秀课例。现对这堂课作简要的摘录并加以点评,供同行们参考。
这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施教,授课地点在物理实验室,讲台上放有单摆组、投影仪、磁铁组等演示器材,学生台面上配有单摆、刻度尺、电子计时秒表等实验器材。
㈠、 复习演示,引入新课
1、要使台上的单摆做简谐振动,必须满足那些条件?
学生答  ① 摆角0°<≤5°    ②  摆球的质量大、体积小。
③  摆线为不可伸长的细线、且L  d ,一般取L为1米左右 2、请同学们写出单摆做简谐振动的特征方程?
叫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 3、演示如图⑴示两个单摆的振动情况,让学生猜想影响
单摆振动周期的可能因素 图 ⑴
演示实验启发学生立即猜得振幅A、摆球质量m、摆长L均可能会影响单摆振动周期T,但周期T与g的关系相对比较隐蔽,学生一时未能猜到,个别学生则直接搬出了教材所给的结论。猜测遇到困难,教师并未直接排忧解难,而是引导学生将已经猜得的可能因素A、m、L与特征方程进行对照分析,启发学生猜想T也可能与g相关,从而归纳、板书可能影响周期T的四个因素:
振幅A ②摆球质量m ③摆长L ④重力加速度g
点评:从复习提问、实验演示到引导猜想,环环相扣、有的放矢,学生的求知欲望冉冉升起,为下一步探索研究作了良好的铺垫。 
㈡  点拨启发、设计方案:
上述猜测是否正确呢?同学们能否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加以验证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教师一边巡堂聆听同学们的讨论,一边引导学生回顾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所采用过的方法-------限量研究法。思路的点拨使大部份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初步设计,但就如何改变g的大小问题学生产生了争论,有的学生认为同一地点的g无法控制改变,有学生提出要上黄岗山 附近的一座高山 上做实验,有的学生提出应下广州进行验证,不少同学认为这些方案很不现实,但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设计方案。面对学生的争论,教师并不急于点评,而是在单摆平衡位置下方附近放置了一块截面较大磁铁组 磁极附近空间近似于匀强磁场 ,这一启发演示令不少学生茅塞顿开,立即想到给铁质摆球施加一个向下的磁场力,等效于增大了地球对摆球的吸引力,在摆球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也就等效于改变了“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调控磁性的强弱及磁铁与摆球的距离,便可改变g的大小。教师就此略加分析并强调指出:这里的“g” 不一定就是重力加速度,而是一个与重力加速度类似、相当的加速度,称它为视重加速度。经过分析比较,最终筛选出下列设计方案对猜想进行验证,如图⑵示。
(a)保持L、m、g不变,改变A, (b)保持L、A、g不变,改变m探索A与T的关系 探索m与T的关系
(c)保持A、m、g不变,改变L, (d)A、L、m不变,改变g,
探索L与T的关系 探索T与g的关系 图 ⑵
	点评:将方案的设计权交还学生,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满足了学生的探求欲望和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启导得法。利用等效模拟场引入视重加速度g之概念,既巧妙地启发了学生对g实施调控,又拓展和深化了学生对单摆周期公式中g的理解,一箭双雕、极富创意。
㈢   实验探索、验证猜想:
⒈  学生实验:
依据实验方案,学生按实验表格 幻灯投影  要求分组实验,并将测量结果投影公布。
分组	限量	变量	30次全振动的
时间t 30 T	变量与T的
相关性		第一组	质量(m 31.5克)    摆长(L 1.0米) 重力加速度 g 	A1 5.0厘米 A2 7.0厘米				第二组	振幅(A 7.0厘米)
摆长(L 1.2米) 重力加速度 g 	m1 18.5克 m2 31.5克				第三组	质量(m 18.5克)
振幅(A 5.0厘米)   重力加速度g	L1 1.0米 L2 1.2米				教师演示	质量(m 18.5克)
摆长(L 1.0米) 振幅(A 5.0厘米)	不加磁场g1 加入磁场g2				⒉ 实验结论:
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可得:   单摆的振动周期(T)与振幅 A 、质量 m 无关,只与它的摆长 L 和单摆所处位置的视重加速度 g 有关;且摆长越长,周期越大振动越慢;视重加速度越大,周期越小振动越快。
 课后有教师提出:这堂课的重点是单摆周期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没必要为一个定性结论进行分组实验,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既可得出同样的结论,也可节省点时间用于巩固练习。也有教师指出:要求学生按教师设置好的参数进行探索实验,似乎过多地限制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建议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究空间。 
点评:学生动手探索与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