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绿园的社会阅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李绿园的社会阅历.DOC

论李绿园的社会阅历 对《歧路灯》艺术成就的影响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所 郭树伟 [摘要]:李绿园的社会阅历之于《歧路灯》人物塑造的成就和缺憾密切相关,李绿园主观的重视阅历的教育思想而并没有弥补客观生活给作品带来的局限性。《歧路灯》中谭孝移临终托孤的情节很可能受到明代杨继盛《给子应尾应箕书》的影响。 [关键词]:《歧路灯》;李绿园;创作主体;小说研究 现代作家徐玉诺指出了《歧路灯》小说的致命之处表现为作家生活基础方面的某些不足而来的空洞说教。他说:“人生理知,不基于格言教训,而基于实际经验;文学须得自我表现,能经济地代替经验,方能达到训诫效果;这是《歧路灯》作者所想到[而]做不到的。”此论诚为卓见,最应该是《歧路灯》研究着力之处。本文对李绿园的社会阅历之于《歧路灯》人物塑造的成就和缺憾做了探讨,并指出李绿园主观的重视阅历而并没有弥补客观生活给作品带来的局限性。 一、《歧路灯》重阅历的教育思想 前人有“学者欲读《歧路灯》,先读《家训谆言》”之谓,李绿园的《家训谆言》则更有简洁而全面的阐述其教育思想的文字,他在《家训谆言》第二则写道:“读书之法,先春秋,次书经,次诗经,次礼记,次易经。此种有深意,难遽阐述,尔辈遵之可也。专经则主春秋。”五经中多教育之言,而《春秋》则多有内政外交、行人辞对之情节,在李绿园看来,这也算是从书本中取得“阅历”的一种办法吧!作者在第九十三回《绍闻共子乐芹拌尤其是“行未极于砥砺,则文不能真”则完全近于陆游所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李绿园这种重视阅历教育的思想在小说《歧路灯》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谭孝移是个循规蹈矩正派的读书人。第三回《王春宇盛馔延客“你再休把一个孩子只想锁在箱子里,有一点缝丝儿还用纸条糊一糊哩!”第八十二回《王象荩主仆谊重,这是谭孝移的人生准则,当然也是他的教育思想。他把七八岁的孩子禁锢得连大门都不准出,要求孩子不许上街,不许看戏,不可少离寸地,是一种典型的封建教育。作者李绿园于此生疑,谭孝移如果不死,他的儿子就能成才么?小说于此也带出了作者重阅历的教育思想的论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显示李绿园自己对阅历教育的思考。小说第六回《娄潜斋正论劝友》一节中谭孝移自己也承认:“论我的生平,原不敢做那歪邪的事,其实私情妄意,心里是尽有的。只是想一想,怕坏了祖宗的清白家风,怕留下儿孙的邪僻榜样,便强放下了。各人心曲里,私欲丛杂的光景,只是狠按捺罢了。……,若说是心里没一毫妄动,除非是淡然无欲的圣人能之。”第三回《王春宇盛馔延客》中娄潜斋对谭孝移的“按捺圈养法”很不以为然,在谭绍闻是否应该赶庙会的问题上,娄潜斋提出了自己见解:(娄潜斋)大笑说道:“非是我不出嫂夫人所料,是你所见太拘。若说是两个学生叫他们跟着家人去上会,这便使不得;若是你我同跟着他们,到会边上望望即回,有何不可?……。若一定把学生圈在屋里,每日讲正心诚意的话头,那资性鲁钝的,将来弄成个泥塑木雕;那资性聪明些的,将来出了书屋,丢了书本,把平日理学话放在东洋大海。我这话虽似说得少偏,只是教幼学之法,慢不得,急不得,松不得,紧不得,一言以蔽之曰难而已。”这段话指出了传统的书斋教育造成学生身心脱节的可能性,是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方法的否定。于此可见,李绿园对谭孝移的禁锢在书斋的教育方式持一种存疑的态度,而由此出发,《歧路灯》提出的重阅历的思想就显出教育思想中的进步一面,也显示作者在此方面的思考。李绿园重视阅历的教育思想在小说中人物塑造中也多有显示。作者对主人公谭绍闻的如何堕落下去和又如何改恶从善,写得很真实,很细致,他没有把本来复杂的事物简单化,而是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具体地记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谭绍闻的堕落,并不是一下子都变得很坏,而是经历了多次反复,一次比一次陷得更深。他的改志换骨,也不是经历了一次挫折,听了一次教诲,也是经历了多次反复,在这些反复的思想和现实的冲突中,谭绍闻完成了自己人生蜕变,有了自己成长的阅历,他后来的改正错误,走上人生坦途,也算是历经颠沛流离的人生阅历。李绿园重视阅历的教育理念也表现在其他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对谭绍闻的表哥王隆吉成长的“阅历”刻画的也很真实。第十五回《王隆吉夜饮订盟期王隆吉生意兴隆也使得他和盛希侨和夏逢若渐行渐远,较少受到诱惑,第三十七回《谭绍闻正言拒匪人第八十三回《程父执侃言谕后生》中程嵩淑和谭绍闻的父执辈为其打点还债的时候,程嵩淑说道:“既卖之后,即请账主还债,第一个少不的王隆吉,他认的银色高低,算盘也明白。”可见,王隆吉的商业经营能力得到了程嵩淑父辈的肯定,这就是阅历的好处。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教育思想中关于阅历教育的思考。 二、李绿园社会阅历之于《歧路灯》人物塑造的成就和缺憾 文学理论界关于文学创作主体的理论认为:“作家的社会实践是创作的唯一基础;积累丰富的具

文档评论(0)

zhaox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