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健 如雾乍起
格纹西服套装、黑色衬衫 Allen Xie
深棕色系带皮鞋 Salvatore Ferragamo
舞台上的李健先生板正如常,呢料西装和皮质上佳的浅口靴衬得他略显严肃。他坐在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和亚洲爱乐乐团组成的四十人临时阵容前,随旋律闭上了眼,再睁开,一片掌声。
今年九月下旬,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的《拾光》首唱会上,李健享受了普通流行歌手难以企及的待遇: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带着一把十八世纪的古董名琴助阵,亚洲爱乐乐团则派出了首席五重奏,甚至观众也颇为懂事地遵守了欣赏室内音乐的秩序。演唱《向往》前,李健鼓励观众“会唱的一起唱”,但没有人这样做;除了曲毕后的几声“李健我爱你”外,整场演出的氛围是低调的,宁和的,收敛的。
这是李健因《传奇》再度走红后的第三年,也是他以个人名义开展音乐活动的第十年。他如愿以偿地收获了财富、名利、话语权,以及相当程度的赞许:一部分赞许出自大众审美,另一部分来自那个被他称之为“让人感到渺小,却无所不能”的古典音乐体系。
十年间,李健的姿态和这场首唱会如出一辙,他“回溯性”地向着更慢、更严谨、更不符合时代潮流的过去逆行。他曾小心翼翼地搭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流行音乐结构,又在今年率性地将其推到、回炉、重铸。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学院派的倾慕与赏识,但理性上,他清楚自身的局限。“一个四十岁的男人,无论在精力上还是灵气上,都无法与真正的学院派相提并论”,他说,“那不是我闪光的地方。”
李健对自己的优势心知肚明。他擅长驾驭文字,并养成了一套用浅显易懂的歌词表达诗化意象的习惯,“所以我更陶醉于音符跟文本的结合,当一段很好的歌词引领了优美的旋律,走向一个更清晰、更明了的方向时,那种喜悦是巨大的。只让我当一名古典音乐家,我也不甘心。”
他如此描述古典音乐带给他的联想,“有时候弦乐一响,就如雾乍起,开始弥漫”。这恰好对应了他现阶段的状态:很显然,李健有能力为众口难调的时代披上一层朦胧的薄纱――这无疑是正确且“合时宜”的――但他不愿“合时宜”。他宁可带着有限的天分,在需要反思的年龄继续扮演他最舒服的角色,一个有追求、有稳定输出、有存在感,不容易被时代消解的歌手,然后,像他喝过的一种茶那样――“冲泡到出现枣味的时候,就标志着它快完蛋了,枣味是它焕发出的回光返照般的信号”――用最后一丝力气展现芬芳。
“在我看来,梦想太大了。”
记者:把过去的作品改编成室内音乐后,你觉得它们呈现出了新的结构吗?
李健:比原来更有张力。比如《向往》,我觉得它有种浓缩了音乐史的感觉。音乐史是这么走的:巴巴洛克音乐;然后古典音乐,贝多芬、莫扎特;然后是浪漫派,萧邦、舒曼这些;然后是近代的德彪西;当代就是好莱坞那套了。有这样一首歌浓缩了这一过程,我觉得挺好。古典音乐给我的感觉始终是,有时候弦乐一响,就如雾乍起,开始弥漫。
记者:《风吹麦浪》是最被诟病的一首?
李健:我不知道。但如果理会这些诟病,你就寸步难行。一方面你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另一方面,你所有的初衷都应该是为了自己。贾樟柯说过,大众审美是值得怀疑的,完全听他们的,你就不是一个好歌手,你一定要走在他们前面一点。
记者:你有过抛弃流行音乐的想法吗?
李健:我这不叫抛弃。这些猜测其实没必要,毫无意义,你得确信自己要做什么。
记者:这种确信是什么时候养成的?
李健:从第一张专辑《似水流年》开始。在一个那么聒噪的快节奏时代,写一首《传奇》,不是很不合时宜吗?但是我觉得美是多样性的,我擅长这种娓娓道来的音乐,一定也没问题。
记者:那你觉得自己算梦想家吗?
李健:不是。
记者:为什么?
李健:因为我没有梦想,在我看来梦想太大了。要说目标我有,但也没有特别具体的目标。我是一个不太规划未来的人,读书的时候,幻想过当歌手是怎么样的生活――有过那么一念――但没把它当成一个终身奋斗的目标。一件事,我干不干得成都行,因为我不想什么都是背水一战。但纵观音乐这条路,在没有成功之前,我知道我只有这条路。
记者:认准了这条路,就一条道儿走到底?
李健:我写过一句话,“有时坚持就是一种无路可退”,因为当了歌手就不能干别的了,别的都不会。但我总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应该没问题,那些专业人士对我是肯定的,说明我的音乐没问题,音乐没问题那有什么担心的呢?只不过可能需要一些机会,需要更长时间去渗透,所以我(对成功)还是有三分之二信心的。
记者:就没设想过命运特别不开眼,就不给你机会吗?
李健:没有,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幸运的人,加上我有主观判断――见过大腕儿们的演出,自己跟他们有大概的对比,觉得不比他们差,没有什么致命的硬伤,所以我还比较乐观。但没有想过一定要成为什么天王,有一天能像今天这样,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