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x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特征分析.doc

近三x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特征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三x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特征分析.doc

近三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特征分析 历史特级教师 谭方亮 (单位:广东仲元中学 通讯:广州市番禺区西涌大街2号。 电话邮编:511400。邮箱:hntanfl@163.com) 从2010年高考开始,广东实行了文科综合考试。三年来,文综模式下的历史试题与原来单科历史试题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试题类型、命题思路、题型特征都在“静悄悄的改变”。这些变化既是考试形式改变必然带来的,也体现了命题技巧的娴熟和完善。对中学老师而言,只有抓住了这些变化,才能较好地指导高三历史复习。 (一)知识来源:挖掘隐性,以教材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为主。 三年高考考查了很多教材找不到的知识,或者教材中只是简单地涉及,但又没有深化拓展的知识,也就是教材知识点的“盲区”,我们将这种知识“盲区”称之为隐性知识。对这些隐性知识的考查已成为近年高考所要考查的主要对象和方式之一。 如2012年13题西汉诸侯题“惟得衣食,不与政事”,实际考查的是汉武帝的解决王国问题的两个措施之一(推恩令和附益之法)。现行教材只提到了推恩令,对附益之法一个字都没有。附益之法的内容包括:严禁官僚为诸侯王聚敛财富;严禁官僚与诸侯王勾结,为诸侯王谋取利益。附益法的颁布是为了孤立诸侯王,使其在财政上无法聚敛,在政治上无法组成自己的小集团。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年对必修的考查年对必修的考查年对必修的考查孟彦弘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的设计从单点到多点,从到线,从到面,大大增强了综合性中外结合前后承接国际贸易中关税问题及经济区域化问题国际贸易中关税问题及经济区域化 2010 38 社会群体题 政治、经济、思想、选修模块 中国、日本 宋代——近代——新中国成立之初——改革开放后 39 贸易自由题 17、18世纪——19世纪末——现代 2011 38 史书史家题 政治、经济、思想模块 中国、欧洲 古代中国——近代;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十月革命 39 计划经济题 政治、经济模块 中国、苏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2012 38 日常生活题 政治、经济模块 中国、西班牙、荷兰、英法、美国 16世纪——17世纪——清末——20世纪50、60年代——21世纪初 39 词语变化题 政治、思想模块 中国、西方 中国古代——中国近代——西方近代 如2011年广东文综卷39题“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题,以研究性学习引入,以经济政策(制度)的选择与探索为主题,综合考查中外经济建设,考查了考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切合时政热点——改革与经济转型,立足教材同时超越教材。 全题贯穿了三条线索、两段经历和一个结论: 图5:2011年广东卷39题考查结构图 上述三条线索和两段经历都在教材中能找到相应的史实,都属于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发展、工农武装割据、斯大林模式、1929~1933年经济危机、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现代中国经济建设(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体制改革)等。试题中也含有隐性知识: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的兴起,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知识的归纳和整理的过程。本题命题的特色在于通过“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将中国、苏联、西方资本主义三条线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知识的联系、综合与运用,从而形成“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完整的知识体系。 近年来选择题也呈现出模块综合的特征。 表13:近三年广东卷历史试题中跨模块综合的选择题 题号 题目 模块综合 2010 16 清室退位题 政治、思想模块 21 两个学说题 政治、思想模块 2011 12 孟子仁政题 经济、思想模块 18 杂志封面题 经济、思想模块 23 美国战略题 政治、经济模块 2012 12 商代牛耕题 经济、思想模块 16 周恩来言论题 政治、思想模块 17 标语口号题 政治、经济、思想模块 20 新的学说题 政治、思想模块 23 外交王牌题 政治、经济模块 如2011年的12题把孟子仁政与土地问题综合在一起,2012年12题将牛耕与孔子、诗经、甲骨文等内容综合起来考查,这是经济模块与文化模块的结合。2012年20题考查了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间的内在联系,23题戴高乐题涉及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内容,这是经济模块与经济模块的结合。 (六)材料类型:还原历史,以新颖的情境材料为主。 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借以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成为高考的主要题型。这种题型既能很好地体现高校对人才选拔的要求,也是考查学生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 表14:近

文档评论(0)

zhengy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