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伯盂铭文与西周时期的宾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霸伯盂铭文与西周时期的宾礼.doc

霸伯盂銘文與西周時期的賓禮 (首發) 曹建敦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2009年,山西省翼城縣大河口西周墓地M1017號墓出土一件霸伯盂,器內鑄有長篇銘文,從器形及銘文書體看,應為西周中期早段之物。盂銘內容涉及西周時期的儐禮、致贈、饗宴、郊送等禮儀,與《儀禮》、《左傳》等文獻所記的賓禮儀節多有相合之處,為以往銅器銘文所未見,對瞭解和認識周代的賓禮具有重要的意義。 霸伯盂的銘文,黃錦前、張新俊先生已著文對銘文作了較好的考釋,本文在他們釋讀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茲將銘文迻錄於下: 隹(唯)三月,王史(使)白(伯)考蔑尚厤=(孫孫)子=(子子)其邁(萬)年永寶。 下面按照禮節的開展,分段對銘文的若干關鍵字及相關禮儀進行考釋說明。 隹(唯)三月,王史(使)白(伯)考蔑尚厤(歴),歸(饋)柔(茅)、鬱旁(芳)鬯,臧,尚拜稽首。既稽首,延賓,賓,用虎皮爯,毀(賄)用章(璋),奏(?)。 “柔”,讀作“茅”,黃文已做了很好的說明。茅,先秦祭祀禮儀常用以縮酒,論者已多,不贅。“旁”,黃文讀作“芳”,可從。“鬱旁鬯”,指散發出芳香氣嗅的鬱鬯。賜予祭祀用的鬯酒與茅,于金文中屢見。如西周早期青銅器亢鼎記載公賞賜臣屬有“茅屏、鬯觛”,李學勤先生認為,茅屏可以作為灌祭時縮酒之用,鬯酒用為灌祭。祭神時,將束茅置於地,鬯酒自茅上澆下,其滓留于茅中,酒液則滲透而下,象神飲之。《說文》解釋“莤”字云:“禮祭,束茅加於祼圭,而灌鬯酒,是為莤,象神歆之也。”茅與鬱鬯是祭祀時的一套組合,屬於《周禮·秋官·大行人》所言之“祀物”。 “臧”,訓為善。《詩·邶風·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毛傳:“臧,善也。”銘文是說周天子所賜予的鬱鬯、茅草美善,乃嘉美之詞。 “延”,訓為引、進。《呂氏春秋·重言》:“乃令賓者延之而上延。”高誘注:“延,引也。”《爾雅·釋詁》:“延,進也。”邢昺疏:“延者,引而進也。”“延賓”,指納賓。 ,或釋瓚,或釋祼,字待考。此字在銘文中的用法,似表示進獻之義。 “毀”,通“賄”。“賄”為曉母之部字,“毀”為曉母微部字,兩字雙聲,例可相通。賄,指贈送。《爾雅·釋言》郝懿行義疏:“贈人以財亦謂賄也。”贈賄是先秦賓客禮中重要的儀節,此點在先秦文獻中常見提及,如:《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齊國莊子來聘,自郊勞至於贈賄,禮成而加之以敏。”《左傳·文公十二年》:“厚賄之。”杜預注:“贈送也。”《左傳·宣公九年》:“孟獻子聘于周,王以為有禮,厚賄之。”《左傳·襄公十九年》:“賄荀偃束錦加璧、乘馬,先吳壽夢之鼎。”《左傳·襄公二十年》:“宋人重賄之。”《儀禮·聘禮》:“執賄幣以告,曰:‘某君使某子賄。’”《儀禮·聘禮》記載遭遇主國之喪“不賄,不禮玉,不贈”。《禮記·聘義》:“君親禮賓,賓私面私覿,致饔餼,還圭璋,賄贈,饗、食、燕,所以明賓客君臣之義也。”文獻中,“賄”後或說明用何物,如《儀禮·聘禮》云:“賄用束紡。”鄭玄注:“賄,予人財之言也。”《穆天子傳》卷二:“賄用周室之璧。”郭璞注:“賄,贈賄也。”“賄用某”這一表達方式與銘文同。 銘文此段內容所述的禮節,是主人以幣勞賓,即所謂“儐”,王國維先生曾論曰:“古者賓客至,必有物以贈之,其贈之事謂之賓,故其字從貝,其義即禮經之儐字也……後世以賓為賓客字,而別造儐字以代賓字……賓則儐之本字也。”儐,乃是贈與使者幣帛乘馬等物,以酬答其勞,且表尊敬之意。如《儀禮·覲禮》郊勞、天子賜舍之禮,諸侯皆儐使者以束帛、乘馬,所以致尊敬。西周金文中常見主人對賓行儐禮的記載,如簋:“師黃賓章(璋)一馬兩,吳姬賓帛束……”(《集成》8.4195)史頌鼎:“唯三年五月丁巳,王在宗周,令史頌省蘇……蘇賓章(璋)、馬四匹……”(《集成》5.2788)即其例。霸伯盂銘文中,賓使者以虎皮、璋,規格較高。上述諸例賓使者均有玉璋,頗值得注意。 翌日,命賓曰:“拜稽首。天子蔑其臣厤(歴),敢敏用章(璋)。”遣賓,,用魚皮兩,側毀(賄)用章(璋),先馬,又毀(賄)用玉,賓出。 “命”,訓為告。《爾雅·釋詁上》:“命,告也。”俞樾《諸子平議·管子六》云:“以君告臣謂之命,以臣告君亦謂之命。”“敢”,冒昧之辭。《儀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鬛。”鄭玄注:“敢,昧冒之辭。”賈公彥疏:“凡言敢者,皆是以卑觸尊,不自明之意,故云昧冒之辭。”銘文意思是說,天子嘉勉蔑歴於臣,臣敢敏敬用璋,以致敬意。此是霸伯之禮辭,再次通過使者表示答謝周王之嘉勉,亦即金文常見之對答王休之意。 遣,訓為送。《儀禮·既夕禮》:“書遣於策。”鄭玄注:“遣猶送也。”《玉篇》:“送也。” “側”,《禮經》常見此字相關之用法,《儀禮》“側”有三義,一曰特、獨、無偶;一曰旁、邊;一曰午日影西斜時。銘文中的側,用第一種訓義,訓為獨,指主人(霸伯)獨授贈使者(賓)以璋,無贊者幫助。古禮,在行授受、

文档评论(0)

ltc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