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蕾息 。高校讲坛o 2008年第13期
北京故宫建筑的文化阐释
马宁1寿劲秋z ‘
(1j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640)
I摘要】人类任何历史现象都是在特定的文化领域内形成的,故宫作为明清两朝帝王宫殿,其规划建设必然与传统文化现象有着千丝万
缕的关系。本文试从中131传统的哲学文化思想对故宫建筑的规划格局以及建筑单体进行阐释。
【关键词】故宫建筑;传统文化;天人合一 .
.
《辞海)中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 伏,却又相互呼应,沿一条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依次展开。以内城建筑
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讲,指社 群体象征紫微,以外城建筑群象征二十八宿及今天星斗。正是纯粹的
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人类在历史发展 “法天”、“象天”的象征阶段。
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哲学思想、社会伦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民间风 故宫分外朝和内廷两大区。外朝部分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
俗等文化现象均可以看作是引发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的决定性因素之 大殿为主,前有太和门,左右两侧分列文华、武英两组官殿。外朝是皇
一一。 帝举行重大典礼和发布命令的地方。太和殿是外朝群体突出的重点,
因而极尽神化之能事。站在天安门外向北遥望,透过天安门、端门、午
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宫殿所在地区称皇城,位于
北京内城中心偏南米.晕不规则方形。皇城有高大的城垣,四向辟门: 门的通道。是一个门洞套一个门洞,门洞越来越深,越来越小,最后,视
东——东安、北——地安、西——西安、南面正门——天安门。皇城内 线消失在太和门的台阶上。太和门成为隐蔽太和殿的屏障,这种笔直
还包括宫苑(北海、中海、南海)、太庙、社稷及皇家所建寺院等建筑。宫 纵深的空间变化.造成一种神秘而严肃的气氛,使人感到皇帝所居深
城也称紫禁城.位于皂城之中,矩形平面。官城四周为高大砖砌城垣, 不可测。
四周有美丽的角楼;城四面辟门:东——东华门,北——神武门, 内廷包括以乾清官为中心的中路和左右两侧嫔妃所居的大片院
西——西安门.南面正门——午门|11。故宫作为明清两朝君王宫殿,其落式寝宫。紧靠乾清宫东西两侧即为东、西六宫和乾东五所和乾西五
规划与建设必然与传统文化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等。这种布置附会天象:乾清官象天,坤宁宫象地,东西六宫象十二
1.“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 星辰,乾东、两五所象众星,形成群星拱卫的格局,进一步宣扬君王的
在中国古代,“天”一直是一个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而又充满着 神圣。
神秘色彩的东西。先民认为,天界是一个以帝星——北极帝星为中 这种“取象于天”的意识形态,还不仅仅表现在总体布局上,在太
心。以“四象、无宫、二十八宿”为主干构成的庞大体系。天帝所居的“紫 和殿的内部.也强烈地表现了古代帝王的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的皇帝
微垣”位居五宫的中央,因此又称“中宫”。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观念 御座,设置在一个高约两米的基座l:,使御座从平地升起,实际上是重
原型。它始终制约、影响着政治与哲学观念,塑造出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复太和殿的节奏,以强化皇帝的至尊。为了突出以宝座为中心的明间
的文化特色.并仿照北极独尊的格局,建成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体制。 部分,还充分运用了光与色彩的装饰效果。四根盘龙金柱同其它暗红
人君与卜天的“血缘关系”,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最为强大的精神支 柱列形成强烈对照,不仅突出了明间特殊重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