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变化的艺术——谈浅可变建筑
陈靖超
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 青岛 266033
摘要: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总是恒久的,凝固的,不论精巧别致的或是宏伟壮观的,它们如同
中空的雕塑,自诞生之日起便矗立在那里,准备亘古不变。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建筑变
形已经成为现实,我们将迎来一场新的革命————可变建筑的革命!
关键字:可变建筑,SAR理论
Abstract: construction impression on people alwaysconstant, solidification, no matter whether
the exquisitely crafted orthe grand, they arelike hollow sculpture, since the day of birth was
standing there, ready to everlasting. In science andtechnology highly developed today,
building deformation has become reality,wewill have anew revolution-the variable building
revolution!
Key word: variable building,SARtheory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为什么建筑在呼吁“变化”?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大部分行为活动的载体。建筑同时又是人类改造自然、
适应自然的产物。然而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不仅仅满足于建筑为其提供庇护,更舒适
的居住环境,更灵活的空间组合,一系列更高的要求随着文明的发展层出不穷,接踵而至的
问题也使得传统建筑越来越无所适从。
建筑,是构筑城市的主体,也是最惹人注目的城市景观,事物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
们的审美疲劳也随之加速,难道我们只能通过不停的重新粉刷和更换夜晚的霓虹为建筑打造
变化的形象吗?
在很多旧城改造的项目中,被改造或者拆除的建筑,其本身结构仍坚实可靠,是什么致
使人们如此浪费呢?传统的建筑,自建成之日起便一成不变,但作为使用者,人们对建筑的
需求却是在不时发生着变化的,建筑如不能随机应变,就会对用户产生困扰。
作为建筑的主人,也就是设计的委托者,如果不能参与到设计的过程中来,他便成了“被
栖息”的对象,只能被动的接受建筑师设计好的一切,这无异于削足适履。引导建筑的使用
者参与到设计中来,是建筑师的责任和义务。
面对这些联翩而至的问题,传统的建筑方式愈显捉襟见肘,建筑师需要更强大的武装应
对这些严峻的挑战。
二、应运而生的“可变建筑”
2.1 何为可变建筑?
可变建筑是指外部维护结构或内部空间、组合单元或建筑整体可
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而变动、更新的建筑。建筑最初的形态,就蕴含
着可变建筑的概念。人们用巨大的兽骨做支撑体,在上面覆以兽皮和
柴草遮风挡雨,兽骨上的覆盖物会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更替,这是
人类建筑史的开端,也是可变建筑的雏形。将可变的理念融汇到建筑
中,其实是人类适应自然变化的原始本能。
2.2 可变建筑的优势
“如果一个建筑可以变形,就可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并进行自我调节,从而达到
最优。”查克·霍伯曼如是评价可变建筑。相比传统建筑,可变建筑究竟具有哪些优势呢?
人们评价建筑,都会引用哲学家谢林的一句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在带给人们
“凝固”的安全感的同时,也赋予人们“音乐”般灵动的美好感受。可变建筑拥有丰富的造
型变化、灵活的空间布局,传统的粉刷和改建等方式已不可与其相提并论。
可变建筑的功能布局灵活自由,不仅能够很好的服务于现状的需求,即便对未来可能的
变化也能应对自如。
可变建筑要求建筑师与业主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将业主现有的需求和未来的期望全部融
入设计之中,建筑设计的过程就是建筑师引导业主参与设计的过程,业主的意愿将在设计中
得到充分的尊重。在设计完成后,业主更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更新内部可变化的零部件,
打造独一无二的专属建筑。
三、可变建筑分类简介
可变建筑的种类繁多,笔者笼统的将其归为内部空间可变,外部形态可变两种类型。结
合现有实例或设计概念,从理念、应用等多个层面介绍可变建筑。
3.1 内部空间可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pptx VIP
- GB_T 5338.4-2023 系列1集装箱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4部分:无压干散货集装箱.docx
-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应用.pptx VIP
- 重点学生跟踪教育档案.docx VIP
- GB 19522-2024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pdf VIP
- 个人简历模板完整版(精选30套) .pdf VIP
-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20年版).pdf VIP
- 南方电网设备技术规范书-架空输电线路图像视频监测装置(通用部分).doc VIP
- 戴德梁行酒店式公寓服务规范(麦子整理版).pdf VIP
- 标准图集-20S517排水管道出水口图集.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