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富营养浅水湖泊的退化与生态恢复.pdf
第 5 卷第 4 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5 . 4
V o l N o
1996 年 11 月 R esou rces and Environm en t in the Yangtze V alley N ov. 1996
富营养浅水湖泊的退化与生态恢复
邱东茹 吴振斌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430072)
摘 要 初步讨论了富营养浅水湖泊的退化现象和造成退化的主要原因, 对湖泊生态恢复的目标
和对策等问题也作了探讨。以武汉东湖为例, 提出以水源保护地为主要功能的富营养浅水湖泊的
恢复和整体优化对策, 即恢复沉水植被、建立控制面源污染的半自然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优化水
产养殖结构和恢复湖泊生物多样性等。对生物操纵在长江中下游富营养浅水湖泊恢复中的作用也
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富营养浅水湖泊, 退化, 生态恢复, 两种替代的稳定状态, 生物操纵
外来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弹性限度时, 生态系统不可避免地出现退化, 退化生态系统的自
然恢复非常困难,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退化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退化生态系统
的生态恢复理论和实践成为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优先领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曾被称为生
[ 12 ]
态学的“酸性试验”和“生态学理论的最终检验” 。美国生态恢复学会已于 1989 年成立, 1993
( )
年一种专门杂志《恢复生态学》R esto ration Eco logy 也已在美国创刊。本文试图结合富营养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 对当前恢复生态学的几个有争论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退化现象
由于高强度的人为影响, 许多湖泊出现急剧退化的现象, 如藻类大量增生, 水生植被衰退
或呈劣性化的发展趋势, 生物多样性降低, 生物区系小型化现象严重, 水质迅速恶化, 不能满足
多种湖泊功能的需求。从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的情况看, 主要原因如下:
1. 1 水体富营养化
由于湖泊集水区和流域内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湖泊加速富营养化。例如, 武汉东
湖在 50~ 60 年代还处于中营养水平, 经过短短 30 多 , 已发展到富营养和超富营养水平, 水
a
质严重恶化, 生物群落发生剧变。60~ 70 年代, 由于遭受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 湖泊富营
养化加剧, 水生大型植物衰退, 藻类密度上升, 至 70 年代中后期, 水华频繁发生, 主要优势种类
为大型的铜绿微囊藻 ( ) 、螺旋鱼腥藻( ) 和束丝藻
M icrocy stis aerog inosa A nabaena sp iroid es
( . ) 等, 80 年代中后期虽然水体营养水平仍在提高, 但蓝藻水华逐渐消失,
A p han iz om enon sp
平裂藻 ( . ) 、小环藻( . ) 、纤维藻( . ) 和隐藻
M erism op ed ia spp Cy clotella spp A nk istrod esm us sp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859080102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声纳技术的应用及其最新进展.pdf
- 声纳系统的运动多目标波达方向估计.pdf
- 壳牌煤气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pdf
- 壳聚糖一魔芋复合膜材料研究I.pdf
- 壳聚糖与端羧基PLG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pdf
- 壳聚糖分子量与絮凝剂投加量的关系模型.pdf
- 壳聚糖对羟基苯甲酸酶法接枝及表征.pdf
- 处理高放废液的溶剂萃取流程中反萃剂的选择.pdf
- 复习专题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案,练习题.doc
- 复叠机组低温机排气冷却器的必要性及计算.pdf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