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巴氏小体的制备及观察.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巴氏小体的制备及观察.ppt

实验一 人类细胞中巴氏小体的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x染色体失活假设及剂量补偿效应的机制。 2.学习人类性染色质的检查方法。 实验原理 X染色质的相关知识:发现过程及基本形态 形成过程 本质 临床应用 1. 1949年Barr等在雌猫的神经元细胞中发现一种浓缩小体,而雄猫无。而且在其他物种的雌性个体组织细胞核中都有。因此X染色质又称Barr小体。 异固缩的X染色体随机失活。 胚胎发育第16天,出现失活;卵子与精子受精后,其中失活的X染色质变为常染色质恢复活性。 Lyon假说: 1961年由Lyon提出,又称单个活性X染色体假说。 1.正常雌性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有活性(activation X, Xa),另一条失活(inactivation X, Xi); 2.失活是随机的; 3.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 4.杂合体雌性在伴性基因的作用上是嵌合体(mosaic)。 实验步骤 取口腔上皮细胞涂于载玻片上,自然干燥 甲醇,冰醋酸(3:1)固定15分钟, 干燥 依次放入95%乙醇、70%乙醇、50%乙醇,蒸馏水中,每次2-3分钟 5NHcl分化5秒钟 蒸馏水漂洗3次,每次2-3分钟 硫堇染色10分钟 冲洗干净,电吹风吹干 镜检(油镜) 实验结果的观察 X染色质的识别方法:一般位于核膜内侧缘,形状多样,多为半圆形,三角形。 ★ X—染色质的形态: 1.结构致密的浓染小体,轮廓清楚; 2.大小约1u左右,常附着于核膜边缘或靠近内侧; 3.其形状有微凸形、三角形、卵形、短棒形及双球形;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记录试验过程 三.绘图表示实验结果. 绘人x染色质图。 * * 发现过程及其基本形态 女性:46,XX 男性:46,XY 女性细胞内X染色体上基因翻译蛋白质的量是男性的两倍吗? NO X染色质的形成过程 不论细胞内有几条X染色体,只有一条是具有转录活性的,其余的形成异固缩的X染色质。 X染色质的本质 X染色质为兼性异染色质 相关概念: 剂量补偿效应:指在xy性别决定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主要类型: 1.X染色体的转录速率不同(果蝇)。 2.雌性体细胞中有一条x染色体是失活的。(人、哺乳类) 核膜 X染色质 正常女性间期细胞核中X染色质阳性率为10%-30%,而男性则低于1%。 X染色质检查的临床应用 性别的快速鉴定 胎儿性别鉴定 可计数细胞的标准:a:核较大,轮廓清除完整,无缺损、皱褶,染色清晰。b:核质呈细网状或均匀的细颗粒状,无深染大颗粒及细菌污染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