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最长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doc

世界最长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坎儿井是世界最长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全长5000余公里。 坎儿井简介:坎儿井是古代新疆人创造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以后传到中亚和波斯。吐鲁番地区共有坎儿井1100多道,年径流量达 2.94亿立方米,它是绿洲的生命之源。坎儿井根据吐鲁番盆地地理条件及水量蒸发特点,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灌溉农田,它由明渠、暗渠、竖井和涝坝四个部分组成。每条坎儿井的长短各不相同,长的可达20公里,短的只有100米左右。最古老的坎儿井是吐尔坎儿孜,它位于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庄子村,全长3.5公里,日水量可浇20亩地,至今已使用了470多年了。坎儿井的历史源远流长。汉代在今陕西关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术的创造,称“井渠法”。汉通西域后,塞外乏水且沙土较松易崩,就将“井渠法”取水方法传授给了当地人民,后经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逐渐趋于完善,发展为适合新疆条件的坎儿井。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兴建的。据史料记载,由于清政府的倡导和屯垦措施的采用,坎儿井曾得到大量发展。清末因坚决禁烟而遭贬并充军新疆的爱国大臣林则徐在吐鲁番时,对坎儿井大为赞赏。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则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垦地,途经吐鲁番县城,在当天日记中写道:“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弱,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坎儿井的清泉浇灌滋润吐鲁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变成绿洲良田,生产出驰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粮食、棉花、油料等。 现在,尽管吐鲁番已新修了大渠、水库,但是,坎儿井在现代化建设中仍发挥着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名气最大的坎儿井是米衣木·阿吉坎儿井,它全长5公里,最深处为80米,日水量可浇地70亩,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维吾尔人米衣木·阿吉开掘而成的,故以此命名。 你可以就近到西郊的坎儿井民俗园去参观这种古代遗留下来的地下工程。中国民歌最多的省区中国民歌最多的省区,新疆现在收录的民歌有30万余首,其中著名的有《达板城的姑娘》《新疆好》《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春舞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等。 新疆民歌简介:新疆是古代东西言的重要通道,东西言文化交汇于此,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誉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歌舞艺术,伴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流传海外,名扬天下。据我国《史记》、《汉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于阗乐舞就已传入中原,在汉宫廷演出,深受喜爱。唐代官制的10部乐中,就有出自新疆的《龟兹》《疏勒》《高昌》3部,唐玄奘西行取经途中,曾欣赏过龟兹乐舞,赞叹龟兹是“管弦伎乐,特善诸国!”古代新疆还产生了像苏祗婆、白明达、裴兴奴、何妥、尉迟青、尉迟章等一大批音乐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们曾以就职朝廷、掌管音乐、传艺演奏卓有成就而被载入史册。新疆歌舞以动听优美的音乐,绚丽多姿的舞蹈,深刻反映了西北边陲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维吾尔族人民素以能歌善舞著称,其被誉为音乐之母的木卡姆音乐,规模宏大、思想深邃。哈萨克族民歌悠扬,高亢,在冬不拉乐器的伴奏下,草原气氛分外浓厚。舒展大方的女性舞蹈,以及刚健、奔放的男性舞蹈,看后使人流连忘返。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舞蹈“麦西米甫”,热情欢快,极富维吾尔民族特色。柯尔克孜民歌节奏明快,热情活泼,舞蹈中以“挑肩”最富特色。民歌风格:“歌声能使路程变短”大喜大悲的音乐风格。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内部,是离海最远的地区之一,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属于绿洲农垦方式,同时形成独有的绿洲文化。绿洲被称为生命的岛屿。绿洲被茫茫的沙漠和绵绵的群山包围,人们生活艰难,走出绿洲又感到很孤独,于是悲情意识很强烈。长期的孤独感使人们对音乐产生了特殊的需求和爱好。维吾尔族谚语说“歌声能使路程变短”,要在艰苦条件下生存就要具备乐观主义精神,因此无论是在片片绿洲、莽莽草原还是茫茫的沙漠上,都能听到人们或高亢粗犷或低回婉转的歌声。对比鲜明、形成强烈的反差,体现了新疆民歌大喜大悲的风格。混成性音乐风格。从新疆到中亚、西亚、北非,沙漠群山形成了天然屏障。由于人们对交流的需求,于是丝绸之路的产生成了必然,而绿洲自然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中转站。随着八方商品货物在这城的集散,东西言文化也在这里形成了交汇,由于旅途漫长交通不便利,于是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积淀的同时又打上了本地的烙印再向其他地区传播,这就是绿音乐既带有江南水乡韵味、又有异国他乡的情调,同时还保留了本地的音乐特色,使新疆民歌具有了混成性的音乐特点。丰富多彩的特点和生活气息浓郁的音乐风格。新疆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多样,生活方式各异。几千年来历史的变迁、沧海桑田,这些都在民歌中反映出来。民歌渗透到新疆各族人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生活题材的歌曲如《摇篮曲》《牧羊人之歌》《赶车人之歌》《收割歌》

文档评论(0)

gd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