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两年的人物传记考查来看,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第一,传主的思想(包括心理活动,心路历程)、业绩,例如2010年辽宁卷的(3)题,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2)题,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2010年海宁卷的(2)题。第二,传主的处事风格、特征,2010年海宁卷(3)题,2010年辽宁卷(4)题,2009年(3)题,作者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的“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对某些问题的拓展思考,2010年海宁卷(4)题。 (三)备考建议 1.实用类文本阅读应该以传记为主,兼及新闻(通讯、访谈)和科普。 2.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主要能力点是筛选信息的能力、概括信息的能力、分析评价的能力。与小说阅读相比,要求学生把握的文体知识较少,答案的得分点都在文本之内,适合阅读能力弱一些的学生选择。 3.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选择性,不能强制。在综合训练阶段,尤其是各类模拟考试时,要提倡学生先选择后答题,要训练快速浏览的能力。 4.注意传记的多种形式,有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等。 七、语言文字运用 (一)考纲要求 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考情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内容 (三)复习建议 1.第一轮要从考纲中的考点出发,全面复习; 2.重点内容重点复习,如成语、病句辨析、仿写(包括修辞); 3.要根据复习内容,调整复习方法,或化整为零,或归纳总结; 4.要废除老师一讲到底的传统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八、写作 (一)考纲要求(略) (二)考情分析 2010年的三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 (1)话题作文——天津卷。 (2)命题作文——①北京卷;②江苏卷;③重庆卷;④湖南卷;⑤广东卷; ⑥ 江西卷;⑦浙江卷。 (3)材料作文——①全国Ⅰ卷;②全国Ⅱ卷;③海宁卷;④辽宁卷;⑤上海卷;⑥福建卷 ;⑦安徽卷;⑧山东卷;⑨湖北卷;⑩四川卷。 (三)备考建议 1.在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几种命题形式中,要以材料作文为主。 2.在搞写作训练时要专项训练与完整篇章的写作相结合。专项一般从审题立意、结构方式、内容充实、语言表达等几个方面考虑。 3.要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如一事一议的时事短评、辩论,一题多角度、多材料的评析,等等。 4.要认真研究2010年辽宁高考高分作文的写法。 5.要注意书写训练。 第三部分:高三复习整体安排的建议 一、复习内容及复习资料安排 根据考纲、说明的要求和2010年海宁卷、辽宁卷的命题思路,应该将复习内容分为阅读、表达两大部分。 阅读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六部分,表达分语言文字运用、写作两部分。 复习资料为教材和各自订购的材料,订购复习资料一定要适合于辽宁卷考试要求。 二、复习过程及时间安排的建议 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轮复习,9月初—2月底;第二轮复习,3月初—4月中旬;第三轮复习,4月中旬—5月底。 第一轮复习,有效时间约五个月(一个月为春节放假、“双基”考试及其他用时)。这期间大约22个周,每周6课时,约130课时。 时间分配:现代文阅读(8课时)、文言文阅读(20课时)、古代诗歌阅读(12课时)、名篇名句默写(不占课时)、文学类文本阅读(20课时)、实用类文本阅读(20课时);语言文字运用(20课时)、写作(30课时)。小说部分根据选择情况可灵活处理。 顺序上可按照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现代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鸿业第五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必看练习题及其答案.doc
- 【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二语文选修 中国的文化经典研读 课件:《大学》节选(新人教版).ppt
- 【解析】福建省漳州八校2015届高三年联考历史试卷.doc
- 【名师教案一】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
- 【史料和解读】第3课美国代议共与制度的建立(人教版选修二).doc
- 【文彦南刘辉文一瑀】《曾国藩教子书》书法教育思想的启示.doc
- 【新课标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五(A卷).doc
- 【新课标人教版】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16单元-中国的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
- 【语文】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常见易混术语分类解析.doc
- 【政治】2014高考政治必考题:同心共筑中国的梦(必考).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