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月月考 历史 暂缺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
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单元过关测试(三)
历 史 试 题
试题命制人:焦光峰 审核人: 李维忠 庄光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分二大题,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3. 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所示为1920年胡适等发表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 B.作者主张改革应从学生开始
C.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
2. 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
A.证明孙中山的阶级属性发生改变 B.表明孙中山已完全接受中共革命主张
C.说明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D.说明孙中山的革命策略有所调整
3.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①我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18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②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③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土改运动;④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这段文字的四处叙述中,与史实相比( )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B.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C.②③④正确,①错误 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4.朝鲜内战爆A.扶 B.扩C.与苏 D. 5 4 1 1 5 A.第一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7.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则材料认为,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
A.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夺取资产阶级资本 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8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唐)杨国忠专权时,“多征县农人令铸钱”.因农民无专门技术,结果是“费力无功”。纶建议“厚悬市估价。募下晓者为之”,“由是役用减而鼓铸多”。这个变化反映的是
A.为政者应轻徭薄赋 B.韦纶重农抑商
C.杨国忠滥用民力 .雇募制提高了劳动效率13.历史老师把区域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点归纳成右面的表格。下列组织最能体现模式3特点的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14.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A.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
C.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嬗变15.关于下图《清代的水田价格与米价》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18
B.
C.
D.
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B.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D.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变化情况
17.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 B.使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18.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财经大学附中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三角函数.doc
- 安徽财经大学附中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不等式.doc
- 安徽财经大学附中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函数概念与基本处等函数I.doc
- 安徽财经大学附中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圆锥曲线与方程.doc
- 安徽财经大学附中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导数及其应用.doc
- 安徽财经大学附中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平面向量.doc
- 安徽财经大学附中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推理与证明.doc
- 安徽财经大学附中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数列.doc
- 安徽财经大学附中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doc
- 安徽财经大学附中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概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