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标准GY4351996.pdfVIP

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标准GY4351996.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标准GY4351996.pdf

4—35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标准(435—1996)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8度抗震设防的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制作无粘结筋用的钢丝和钢绞线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钢丝》(GB5223— 85)、《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GB5224—85)的规定。 2.1.2 无粘结筋的涂料层采用“专用建筑油脂”,其性能、产品质量指标应符合湖南省标 准局1983年6月6日发布,1983年7月1日试行“无粘结预应力筋用润滑防锈脂技术条件” 的要求。 2.1.3 无粘结筋包裹层材料采用低密度高压聚乙烯(温度在190℃时,融熔指数为1.5~ 5范围内)。 2.1.4 已制作完毕的无粘结筋成品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北京地区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 土结构体系(BUPC)设计与施工规作(试行)》(DBJ01-7-90)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2.5条的要 求(见表4-44)。无粘结筋用钢丝、钢绞线、不允许有死弯,见死弯必须切断。钢丝应为通长, 严禁有接头。 无粘结筋钢材、涂料层、包裹层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表 4-44 名 称 项 目 质 量 标 准 检 验 方 法 目 测 外观 饱满,不漏涂, 涂料层 厚度均匀 每批抽样两组,每组三根 1m 长,每根称重 (建筑油脂) 后,将塑料皮剖开,用机油洗净,分别对钢丝 每米用量 不低于0.035kg 或钢绞线及塑料套管称重,然后计算平均油脂 重量,称重用天平 目 测 外观 光滑,破损率不 超过3%,均匀 每批 (以调整挤出机挤出量或牵引速度为 包裹层 准) 抽样三组,每组 3 根 1m 长。用千分卡尺 (高压聚乙烯) 壁厚 0.8~1.2mm 测量,测点选最薄和最厚处。每根测点不少于 2 处,取其平均值,然后用天平称重计算平均 每米重量 不低于0.03kg 重量 抗拉强度不小于 1570N/mm2,延伸 钢丝 力学性能 率不小于 4% (抗 检查试验报告 (钢绞线) 复 试 拉 强 度 不 小 于 1470N/mm2,延伸 率不小于4%) 2.1.5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的甲型、乙型锚固系统构造、技术要求等,必须符合 DBJ01-7-90第二部分第三章所提出的要求。 甲型、乙型锚固系统的构造见图4-52~4-57。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