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沈家本——略论沈家本和晚清司法场域之变迁.pdfVIP

还原沈家本——略论沈家本和晚清司法场域之变迁.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还原沈家本 ——略论沈家本与晚清司法场域 之变迁(1901—1911) 郑 定 杨 昂+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数十年通常被认为是延绵数千年的中国法 制发展与转折的关键时期。在这数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中,时代选择了 沈家本作为修律大臣,成就了修律变法的伟大功业。沈家本其人也成 为了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对沈家本的研究也自 然成为了法律史研究中的热点。数十年来,沈家本研究已经蔚为大观, 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其中尤以史料方面的研究收获最大。关于 沈氏的各种材料、文献不断被发现、整理、出版,沈家本的传记、年 谱等也纷纷出版。 史料上的重要收获为进一步深化对沈家本的法律思想、学术及其 法律实践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有些研究受传统的教科书式 法律思想研究范式(pa蝴)的影响,往往局限于对其著作挑出只言 片语加以发挥,既不注重其学术思想的师承源流,也不关注其社会政 治背景,最后往往脱离了沈家本所置身的时代,将沈家本描述成了一 个孤独的司法英雄和法学天才,似乎天降大任于沈家本,他一人独力 (最多加上一个伍廷芳)承担了晚清司法改革的重大历史使命。显然, 这与清末法制变革的历史真实相去甚远,也不符合沈家本的真实面目。 前说未密,转而渐精,这是学术发展的历史规律,只有在前人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拓宽视野,采取新的 视角,运用新的方法,更深入地进行沈家本研究。本文试图引入法国 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洲eu)的实践理论及场域、资本、惯习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110 概念,将研究视域从沈家本本人转移到他置身其中的社会世界(social wodd)中,主要是晚清的司法场域中,通过研究晚清司法场域对沈家 本的作用,及沈家本对该司法场域变迁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揭示沈 家本的法律活动及其法律思想、学术的意义与价值。① 一、“大事件和法制变革的符号:学术史和方法 论的探讨 传统的中国法律史研究的特点之一是对大叙事(舯nd删ve) 的热衷,规模庞大、气势恢弘的历史事件往往被强调再三,并赋予格 外重要的意义。清末修律这一重要的法律活动自然不免成为中国法律 现代化进程中备受关注的“大事件”(印叫devent)。而这一事件中的主 角——沈家本,更是相关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已有的关于沈家本或者 关于清末法制改革的研究中,就事论事或“就人论人”是十分普遍的, 难免导致许多事件被孤立,人物被概念化。在为数众多的论文中,沈 家本逐渐被想象成为一个法制现代化的象征性符号(删),褒之罪 之,皆止于其一身。一方面,似乎清末法制变革的功过成败皆可归因 于此人;另一方面,似乎沈家本的一生亦是为清末法制变革而生,而 前半生全是最后十年主持法制变革的准备阶段②。当论者将沈家本与作 为“大事件”的清末法制变革捆绑在一起的时候,已经注定了难免陷 ①在研究时段的选择上,笔者选取了190l—1911年这“年,即从沈本家升任侍郎起, 到辛亥革命爆发修律活动结束为止。尽管整个清末司法场域的变迁应该以修律的10年为界 限,但由于沈家本担任刑部堂官这一事件本身意味着他对司法场域的变迁发生作用的最重要 的权力资本的获得,所以将研究时段的上限定为1901年。 ②对这一学术倾向,李贵连先生早有察觉:“今天法学界所以要纪念沈家本,法学教育 所以不能不讲沈家本,法学研究者所以要研究沈家本,出版社所以要约笔者撰写这本传记, 要而言之,皆在沈家本主持了这lo年的法律改革(重点号为笔者所加)”。参见李贵连:‘沈 家本传),法律出版社2∞1年版,第130页。 111 人目的论的泥淖①。下面将通过对沈家本研究的学术史回顾②,逐步展 开一种方法论的反思。 由于沈家本在法学史和法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1913年沈 氏仙逝起,其同僚、下属、弟子就不断有评述其人其学的文字出现, 但多属于缅怀纪念性的文字。正式从学术史角度出发,阐述沈氏在法 制史上的地位的定论,大约首先由杨鸿烈做出,杨鸿烈盛赞沈家本为 “媒介中西两大法系成为眷属的一个冰人③。”此后学者持论多不出此范 围。1949年以后,随着旧法统的终结,加上学术研究或多或少的泛政 治化倾向的作祟,政治上忠于清廷统治,学术上本于经史之学的沈家 本也被视为“封建官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