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络的有机吸附和结构间的关系.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 A一42 丝瓜络的有机吸附与结构间的关系 杨红·陆强冉明浩张夏聪房螈刘引烽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00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类给水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 破坏。我国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建在江河附近,频繁发生的有机物泄漏 导致许多水资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对于含有有毒有害成分的污水,吸附分离方法是 一种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且适于回收有机物的工艺。丝瓜络是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一种天然高 分子材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既亲水又亲油的化学特性和多孑L状维 管束的物理结构使其在吸附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以丝瓜络为原料,通过预处理和不同化学反应进行改性,运用FT.IR、XRD和SEM 研究预处理前后及化学改性后其化学和物理结构的变化,研究其对N2和有机物的吸附性能, 并建立丝瓜络对有机物的吸附与结构间的关系。 通过不同浓度的NaoH/乙醇水溶液对丝瓜络进行预处理过程。FT-IR表征表明,氢氧化 钠处理可以去除丝瓜络中的木质素等;XI①表征表明,浓度达到15%(wt)以上的氢氧化钠 溶液可将丝瓜络的结晶结构从纤维素I型转变为纤维素II型(如图1):SEM图像显示,丝 瓜络为多孔材料,碱处理后部分结构遭到破坏,表面附生组织大大减少。 2蛳 ∞∞ 竹 八A23:15%NaoH+甜舯oI Ⅶ~的~ ~ O嘶 量咖 8蛳 咎≮砖:卜跫竺竺 住 5%NaoH+ethanoI 鲁哪 ,八A22:1 C :3~ 』『 6啪 ¨一 量舢 ^.n.∞一誊∞caluI 4蛳 q.012孓曲烛塑塑 ∞ 5%NaoH 舢 蚧 篷曙Ⅵ~ ~~~一一~~~. 2咖 厂\A21:1 O O 15 ∞ 25 ∞ ∞ 柏 o 2Th柏(d叼) 10 15 20 25 30 35 ●O 2Theta(deg) lO%NaOH 15%NaOH 图l 经不同浓度NaoH处理后丝瓜络的XRD图 用乙酸酐对丝瓜络进行酯化改性,并对比研究了油浴加热和微波加热对反应的影响以及 不同微波辐射时间对酯化改性程度的影响。F■瓜分析表明酯化反应顺利进行,且微波辐射 的酯化效果明显优于油浴加热,酯化程度随微波辐射时间的延长而提高;XRD和SEM表征 表明酯化对丝瓜络的晶型和微观表面形貌没有明显影响。用一氯乙酸对丝瓜络进行醚化改 性,FT-IR分析表明醚化反应顺利进行;SEM图像显示,醚化后丝瓜络表面形貌变化不大, 但表面粗糙程度增加。 通过比表面积仪测试不同丝瓜络对N2的吸附(如图2),发现,碱处理后,丝瓜络的比 表面积下降。而酯化后又有所上升;碱处理和酯化后,丝瓜络的微纳孔孔容有所增加:未处 理丝瓜络对N2的吸附为比较明显的单层吸附,酯化丝瓜络为比较明显的多层吸附,而碱处 理丝瓜络则介于两者之间;碱处理和酯化丝瓜络对N2的脱附量均大于吸附量。 ‘杨红,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五qillg-yh@shu.edu.∞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