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生多针浅刺分布久留调气法临床运用举隅.pdfVIP

吴泽生多针浅刺分布久留调气法临床运用举隅.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泽生多针浅刺分布久留调气法临床运用举隅.pdf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7月 第28卷7期(总第234期) 7 ·老中医经验 · 吴泽生多针浅刺分布久留调气法临床运用举隅 王勤勇 (贵州省务川 自治县人民医院医务科,贵州务川564300) [中图分类号]1124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2)07—582—02 吴泽生系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主任医师,重庆市针 4 病案举例 灸学会及中医药学会顾问。吴老擅长用多针浅刺分部久留针 申某,女 ,53岁。2008年 9月 15日因 “子宫阴道重度脱 法及小剂量多功能大复方治疗各科慢性疑难杂症。1990年9 垂”在我院妇产科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术后7天下床行走时发 月至 1991年6月,笔者有幸得到吴老临证亲授,耳濡 目染,对 现右侧足和足趾下垂不能背伸 ,呈跨阈步态 ,伴有小腿前外侧 其所创多针浅刺分布久留调气法渐有心得 ,用于临床多能收 和足背感觉障碍。瘦削,神萎,面色恍 白,语音低微,舌淡苔 获 良效,现总结如下。 少,脉细弱。考虑系术 中体位不当导致右侧腓总神经损伤。 1 针法概述 辨为中气不足。治以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分3步施针。第 1 吴老所创 “多针浅刺分布久留调气法”之 “多针”指针数 步激发气机,选十二经原穴太渊、大陵、神 门、太 白、太冲、太 和针位皆多,“浅刺”就是进针浅 、约为常规进针深度的1/3或 溪、合谷、阳池、腕谷、冲阳、丘墟、京骨,进针 0.5~1elll,留针 1/2;“分步”指依路按势分阶段施针,“久留”指留针时间较 30min;第2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选百会、大椎、人 中、膻 长、至少30min,“多针浅刺分布久留”则是为了 “调气”。气调 中、气海、血海,进针 0.5~1em,留针 30rain;第 3步激发肌皮 则血调,血调则神调,神调则形骸皆调,以之达到恢复功能、治 神经功能,选患侧足太阳膀胱经、足少 阳胆经、足阳明大肠经 疗疾病之 目的。 皮部,采取皮肤针点刺 ,每隔lOmin点刺 1次,共点刺 3次,针 2 针法原理 刺 1.5h,1日1次。治疗7次后右腿足感觉与运动功能完全恢 针灸治疗往往穴少力弱,难获 良效。例如急性阑尾炎,单 复,全身状况明显改善,手术创 口如期愈合。 选 “阑尾”经外奇穴施治,效果远不如同时选用右大横、天枢、 肖某,男 ,48岁,2003年5月 16Et就诊。外感风寒后右侧 气海、肺俞 、大肠俞、小肠俞、足三里、曲池、合谷等穴力大而效 口眼歪斜,常规施以针灸、推拿、中药 、西药等治疗 3个月疗效 显。 《素问 ·刺热篇》记载:“(热)病甚者,为五十九刺。”《素 不佳。证见右侧面纵不收,目开 口歪,面色晦暗,神疲,焦虑不 问 ·水热穴论》记载:“水俞五十七穴”。为主张 “多针”的明 安 ,舌质绛红苔黄厚少津,脉涩滞。分析其风寒之邪初中经络 证。皮肤腠理之气机最为活跃,是针刺治疗的主要激发点,刺 后治疗皆限于局部,忽略了全身气机的调理,以致风寒之邪久 之可使气之升降出入复常,可祛病疗疾。 《灵枢 ·九针十二 客经络,Et久气滞血瘀、筋脉失养。治以温通经络,理气行滞, 原》第5章指出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 活血化瘀。分3步施针。第 1步温通面部经络,选经巡头面 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 的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沉、病益”。证明针刺浅则有益,深则有伤。 《内经 ·四时刺逆 的原穴合谷、冲阳、腕谷、京骨、阳池、丘墟、太 白、太冲,进针 从论篇第六十四》记载 “…刺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158746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