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必修一总复习课件(广东专用):第三单元第讲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ppt
尝试命题2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巨大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解析:选A。题干中的第一点意义表明国民的民族意识增强;第二点意义表明国民的民主意识增强,所以A项是正确答案。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2011年是伟大的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社会各界举行了纪念活动。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2012年是《中华民国 追踪社会热点,隐性介入考点 临时约法》颁布100周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权在民、民族平等及三权分立的建国基本原则,从百年纪念意义的视角可对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内容进行高考命题。 高考例析 (2010·高考海南卷)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解析】 注意态度变化的时间,1895年与1900年,从甲午战败到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人们对清政府丧失了信心,对革命党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答案】 B 尝试命题3 (2012·揭阳质检)下图是坐落于武汉市的一个著名建筑,2011年6月正式建成,10月10日正式开放,以纪念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一百周年,你认为这一历史事件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解析:选C。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时间,2011年的一百年前是19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 尝试命题4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早在2003年12月,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 ) ①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制度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解析:选D。①表述有错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没有结束封建制度。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的是新文化运动,故④错误。 【史料★文本】 材料1: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①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 透析史料研习,洞察命题趋向 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②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2: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③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信息★解读】 [粗读] 材料1反映了民国初年报纸的状况,从而说明了报纸是宣传政治思想的重要渠道。材料2反映了戴季陶与一老农的对话。从而说明了辛亥革命思想宣传的局限性,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 [细读] ①②划线部分关键信息反映了辛亥革命在城市的影响广泛,新思想深入人心,③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说明老农不了解“中华民国”。 【史料★应用】 1.据材料1中①②部分划线信息评价辛亥革命。 答案: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议政意识等。 2.据材料2中③划线信息评价辛亥革命。 答案: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改变当时中国,尤其是农村的现状等。 3.(2012·济南市模拟)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问题是( ) A.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B.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D.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 解析:选C。由“民国二年”可知时间是1913年,由“农村百姓家”和对联内容可知当时农村百姓的思想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比较小。因此答案为C。 4.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其也有独特的意义。著名学者王闿(kǎi)运曾撰联一副:“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下列对该对联最早出现时间的猜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二语文同步课件:.《咬文嚼字》(人教版必修五).ppt
- 高二语文同步课件:.《山水田园诗四首》(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
- 高二语文同步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教版必修五).ppt
- 高二语文同步课件:.《滕王阁序》(人教版必修五).ppt
- 高二语文同步课件:.《登临词二首》(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
- 高二语文同步课件:.《装在套子里的人》(人教版必修五).ppt
- 高二语文同步课件:.《谈中国诗》(人教版必修五).ppt
- 高二语文同步课件:.《谭嗣同传》(粤教版,选修《传纪选读》).ppt
- 高二语文同步课件:.《边城》(人教版必修五).ppt
- 高二语文同步课件:.《逍遥游》(人教版必修五).ppt
- 高考历史必修一总复习课件(广东专用):第五单元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高效总结.ppt
- 高考历史必修三课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课件》(新人教版).ppt
- 高考历史必修三课件:.《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新人教版).ppt
- 高考历史必修二总复习课件(广东专用):第七单元第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ppt
- 高考历史必修二课件:.4.《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新人教版).ppt
- 高考历史必修人教版复习课件: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
- 高考历史必修人教版复习课件: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ppt
- 高考历史必修人教版第六课课件:《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ppt
- 高考历史精品复习课件:《“千古一帝”秦始皇》(岳麓版选修4).ppt
- 高考历史精品复习课件:《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岳麓版选修4).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