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休眠到复苏:小学习作教学中作者意识的激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178-04
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 consciousness has been dormant in teaching:the author missing words performance is lacking consciousness,lack of consciousness of self review,project evaluation,lack of published studies,students have no experience with the identity of the”author”and attitud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project,lead to project does not have the desired effect of teaching,project teaching i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author recovery.In view of this,the author in the paper the author in teaching practice to explore project teaching consciousness recovery path:one is driving the authors words;2 it is to motivate the author self review;Three is to build a project regarding alliance;Four is to expand project path.By this,the author consciousness recovery project teaching,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ject teaching.
Key Words:Project teaching;The author consciousness;The activation
“作者”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文章的写作者”。据此,学生自然是其习作的作者。上述选摘中的“自己”指向的无疑就是“作者”。既然学生是习作的作者,那么就应当体现出一种宝贵的“作者意识”,即学生在习作全程中“思考并觉知自己的存在”。常态下,“作者意识”涵括了作者在写作全程中自然生成的言语表现意识、自我检阅意识、作品评价意识、作品发表意识。
“作者意识”之于学生而言,即指其意识到:“我”习作的作者,“我”有习作的欲求,习作是“我”的表达,“我”善待习作,“我”要体现习作的价值。
“作者意识”之于教师而言,即指其意识到:“我”要知道学生是习作的作者,“我”要尊重学生习作的欲求,“我”要尊重学生习作的表达,“我”要善待学生的习作,“我”体现学生习作的价值。
“作者意识”之于习作教学而言,它是习作教学的“本源”,只有正了这个本,清了这个源,习作教学才能焕发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
然而,考察当下的习作教学,“作者意识”却呈休眠状态,这不能不引起笔者对其的检视。
1 作者缺失言语表现意识
作者意识的休眠首先表现在作者缺失言语表现意识,且现状堪忧:就习作动机而言,习作前,作者没有言说的冲动,缺失表达的欲望;就习作态度而言,习作时,作者不想写不愿写,厌习作怕习作;就习作内容而言,习作中,作者杜撰故事情节,空话套话蔓延。
剖析作者缺失言语表现意识的内因,一是习作多为“应命之作、应试之作”,教师根据教材或借助试卷布置习作任务,教材、试卷的习作命题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难以与作者经历吻合,难以与作者情绪共鸣,阻滞了作者下笔成文。现行教材虽在习作内容的选择上有所改进――给予作者一定的选择权,但习作主题的规约或多或少压抑了作者言语表现欲望。况且有些教师出于应试,要求单元习作中每个内容都写,连作者仅有的选择权也被无情剥夺。二是习作中人为的框约太多,习作要表现文明的行为,要体现健康的心理,要渗透积极的思想,不能写得太短,不能平淡无奇……作者束手束脚,言语表现意识在条条框框中窒息。作者缺失言语表现欲,催发习作教学乱象丛生。为博取习作高分,教师指导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为追求习作形式,教师传授开头六法、结尾八法。殊不知,作者缺失言语表现意识这内核,一切外在的习作指导都是徒劳的。
2 作者缺乏自我检阅意识
作者意识的休眠还表现在作者缺乏自我检阅意识,且不可思议:作者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