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2016年年石泉县嘉晟现代农业园区实施方案.doc
2012年石泉县嘉晟现代农业园区
实 施 方 案
项 目 名 称: 石泉县嘉晟现代农业园区
项目实施单位: 石泉县嘉晟农业高科有限公司
负 责 人:王 华
联 系 电 话:联 系 人:夏 玉
联 系 电 话:填 制 日 期: 二零一二年二月
陕西省农业厅
制
陕西省财政厅
目 录
一、发展现状 - 3 -
1.1 石泉县生产现状 - 3 -
1.2 园区实施单位现状 - 4 -
1.3 本园区发展有利条件 - 6 -
1.4 存在问题 - 7 -
二、可行性分析 - 10 -
三、年度目标与预期效益 - 14 -
四、建设地点与规模 - 16 -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来源 - 17 -
六、项目进度安排 - 25 -
七、保障措施 - 26 -
一、发展现状2009年全县以发展现代化农业为重点,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985万元,比去年增长5.8%。其中:农业产值(种植业)38834万元,增长25%;林业产值3901万元,增长3.5%;畜牧业产值29826万元,增长10.8%;渔业产值523万元,增长8.0%;服务业产值3901万元,增长0.3%。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1248公顷,比上年增长1828公顷。其中粮食作物20569公顷,增加516公顷,油料作物5643公顷,增加648公顷。全年粮食产量69430吨,比去年增加4476吨,增长6.9%;油料总产量10570吨,增长18.5%。
林业生产朝着公益林建设、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方向发展。当年造林面积7.5万亩,增长41.5%。其中:人工造林3.8万亩,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1.7万亩。零星植树60.21万株,下降4.6%。林产品1385吨,增长19.2%。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畜牧业生产突出抓“百、千、万”生猪产业建设,不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突出强村大户战略,狠抓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控、饲料供给、龙头企业和产品销售体系建设。我县城关镇、池河镇、银龙乡和中池乡已被市上确定为月河川道畜牧产业基地乡镇,为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年大牲畜出栏1.18万头,增长13.3%;生猪出栏14.43万头,增长15.3%;羊出栏4.23万只,增长9.7%;家禽出栏84.58万只,增长13.9%。肉类总产量14460吨,增长16.2%,蚕茧产量3065吨,增长6.0%。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充分利用“两库”区水资源,进行较大规模地网箱养殖,渔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937吨,增长15.5%。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93万千瓦特,有效灌溉面积6659公顷,治理流域面积123.1平方公里,新修基本农田1.1万亩;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量)5066吨,农药使用量3487吨,地膜使用量133吨。实施安居减灾、迁移式扶贫等农民建房工程4000户。注册资金0万元,镇地处陕南南部,地跨北纬32°45′57″ ~33°19′56″东经108°01′8″~108°28′42″之间,总的来讲,安康富硒产业还处在孕育和起步发展阶段。概括起来,目前主要存在如下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对富硒产业及产品识别、认识不足。发展特色产业首先需要找准特色资源,找准特色资源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全面认识自身资源实际并科学预测国内外市场需求。目前,我们对自身富硒资源的特色性、丰富性、经济性和良好市场前景还缺乏有效的甄别和充分的认识。好多富硒产品没有以富硒特色进行营销、没有“以硒为贵”,更有好多富硒产品没有开发、没有商品化。目前开发经营的30种富硒产品中,只有13种有富硒标注,仅有4种具有明确的硒含量检测数据。二是富硒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组织化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组织化一头是农业产业化,一头是工业新型化,只有产业组织化的突破发展,才能带动农业产业化的突破,才能推动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向着集约、规模、深度、高端突破,才能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产业基础。全市大部分县域努力组织经济发展,培植县域品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开放,呈封闭发展状态,存在一个县域经济不经济的问题。经济要发展应有相当规模的区域经济。在市域,产业发展普遍缺乏组织,缺乏统一品牌,生产经营能力分散,产业层次低、档次低、品牌小、收益少,存在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等弊端,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造成整体经济运行市场化程度弱,企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制约了资源开发效益和收益的提高。三是对外合作与开放不够。一个地区要发展,就要积极加强对外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欠发达地区也只有在开放、合作与竞争中才能发展自己。地处秦巴“闭塞之地”的安康,形成了相对比较封闭的心态,小富即安的“小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