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学生的国际观调查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大学生的国际观调查分析 宁越敏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011.5.14 研究方法 首先,为使本次调研更具代表性,在全国选取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和广州这5座大学生数量较多的城市作为调查点,5座城市分别代表了中国沿海发达的政治、经济中心和中部重要城市;其次,在每个城市的大学生中选取地理,计算机,金融(商学),医学或生命科学,艺术,政治等六个不同专业的二、三年级大学生共40名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专业的不同是否对调查有影响。发放调查问卷共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98份。 1.最近到过的国家 在1 198份有效问卷中,91.74%的被调查者 表示没有出过国,4.26%的大学生去过一个 国家,1.59%的受访者去过两个国家,1.17% 的人去过三个国家,0.17%的大学生去过4个 国家,到过5个国家的只占1.09%。 2.地域归属 该问题是了解被调查者的地域归属感,可以有多项选择。中国大学生中认同属于国家的比例最高,达36.08%,认同属于某个城市的比例居其次,达30.95%,认同属于国家某个内部区域的达16.67%,三者合计即认同自己属于国家及以内行政单元的比例高达83.70%,这表明中国大学生有很高的国家认同感。另外,也有14.47%的大学生选择自己属于世界,表明他们有较高的世界意识。 法国大学生对欧洲的描述 中国大学生国际观的成因探讨 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宣传 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普通市民了解欧洲、美国等外部世界的渠道主要为电视、报纸和互联网,提及率分别占到83%、58%和56%,地理教科书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提及率为24%[5]。这样的调查结果充分证明媒体等宣传对于民众了解世界的重要作用,媒体的报道对于大学生的认知具有较强的导向性。 中学教科书因素 我国有关世界地理的教育主要在初中的低年级阶段,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还很少,地理教科书就承担着对中学生传输世界知识的重要作用。由于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因此,大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看法也受到地理教材的深刻影响。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世界地理教材为例,该教材共分5大章节,分别为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西半球的国家及极地地区。其中亚洲部分描述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则着重介绍了日本、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主要介绍了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亚这4部分;西半球的国家则着重介绍了美国和巴西。 一般说教科书中的国家选取与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有关,但对中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也形成了不同的影响。其中对欧洲的描述,大多偏重于中性甚至褒义,因此很多大学生在对世界没有更全面认知的情况下,对欧洲有较为友好亲切的认知。而周边不少国家与中国存在各种历史原因或边界纠纷,又使得大学生对于周边国家的友好度较低。 结论 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通过相关分析和感知地图的研究,印证中国大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 由于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大学生对于世界的亲身体验较少,对于世界的认知更多的来自于家庭、媒体和学校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媒体和学校教育的导向对大学生世界认知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由此,中国大学生外部感知地图呈现出空间偏好的明显特征。 但值得提出的是,作为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已呈现出国际观的多样性。例如,日本虽然在中国大学生不想去的国家名单中居第一位,但同时日本又在想去的国家名单中排第六位。其实,中日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绝大多数时间里是友好的,今天两国的经贸联系对彼此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诚如鲁迅所言: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如何借鉴中欧关系演变的经验建立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将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 * 2011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暨 纪念李旭旦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中国 南京 国际观又可称国际视野,是指一国政府和人民对现存国际关系、国际秩序的态度和看法,通常受该国历史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的影响。 2008年,欧盟项目EuroBroadMap——VISIONS OF EUROPE IN THE WORLD开始启动,其研究计划之一是在全球选取一部分国家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的国际观,重点是对欧洲的看法。之所以选择大学生是考虑到大学生是青年人,其国际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该国未来处理国际关系的走向。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迅速崛起的经济实力受到了项目组织者的关注,因此被选为11个调查国家之一。 调查问卷共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信息,第二部分为你眼中的世界,第三部分为你眼中的欧洲,第四部分是对世界进行分区。在个人信息的调查中,共涉及性别、出生地、掌握语言、最近去过的5个国家、父母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水平、归属感和宗教信仰等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