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例小儿软骨发育不全X线诊断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例小儿软骨发育不全X线诊断分析.doc

13例小儿软骨发育不全X线诊断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放射科 钟逢访 陈俊杰 邮编 530003 【关键词】软骨发育不全 X线诊断 1 概述: 1.1 概念:小儿软骨发育不全又称小儿软骨营养不良、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短肢畸形等。是一种全身对称性软骨发育障碍。其主要表现有四肢短小、躯干近于不正常的比例的短小畸形[1]。 1.2 病因:软骨发育不全的病因目前并不是很明确,主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大多数受累个体表现为新基因突变[2]。仅有少数病例是家族性软骨营养障碍。母亲年龄越大,所生小儿的发病率越高。男性病人有50%按孟德尔规律遗传,甚至可隔6代相传。女性几乎不遗传。病儿均无内分泌障碍。 1.1.3病理:软骨发育不全的主要病理表现为管状骨骺板软骨细胞排列异常,软骨细胞增值及成熟发生障碍,软骨基质缺乏,能形成正常的先期钙化带,影响骨骼长轴生长。但骨膜下成骨仍然生长,故管状骨短而管径相对增粗。发生在头颅则见颅底软化骨障碍,颅底短缩,枕骨大孔变小,斜坡加深,而颅盖骨发育正常,故小儿头颅相对增大[3]。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本文共收集我院2000年~2010年十年期间就诊患儿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岁以内5例,1~5岁6例,5~10岁2例。主要表现:大部分出生后即见头大、四肢短,其后生长发育较正常小儿迟缓。年龄大者表现为:身材矮小(侏儒)、头颅较大、塌鼻、下颌突出、胸椎后突,腰椎前突、胸腔扁而小,肋骨异常的短、手指粗而短,分开,呈“三叉戟”、 下肢呈弓形,走路有滚动步态,但智力发展正常,牙齿好,肌力亦强,生理功能大多正常。 2.2 X线表现 2.2.1 颅骨 颅盖骨较大,颅底和面骨发育不良,颅底短缩,颅底部及颅底孔变小,枕大孔狭窄,前额突出,下颌骨发育无明显迟缓表现。如图1。 2.2.2 脊柱 本组患儿中1岁以内病例脊柱椎体变化明显,呈不规则变扁,后缘凹陷,椎间隙变宽。而年龄较大儿童仲有2例见椎体前缘变尖,主要为L1、L2变化明显;有8例骶椎发育较小、后翘,腰骶角增大;椎弓间距小于正常值。如图2、图3。 2.2.3 骨盆 骨盆狭小,髂骨呈方形,坐骨大切迹小、深凹成鱼口状。髋臼上缘变宽且呈水平状。如图4。 2.2.4..长骨 肱骨及股骨对称性短粗且弯曲,骨皮质增厚。股骨、胫骨、桡骨干骺端增宽,欠光整或毛糙,中央凹陷呈“杯口”状或“V”状,骨骺陷入其中,以膝关节为明显。如图5、图6。 2.2.5 手骨 掌指骨粗短,诸手指近于等长。如图7。 3 讨论 3.1 诊断要点 本病X线征象以长骨、腰椎、骨盆改变较具特点,诊断要点[4]如下:①智力正常,呈短肢形侏儒,外观上头颅为短头型,颅大面小,塌鼻,下颌突出。腹膨隆、臀翘。“三叉手”。②颅底短,颅盖相对较大。枕大空狭窄。③椎体较小,椎弓根间距从第1腰椎到第5腰椎逐渐变小,与正常者不同。④骨盆狭小,髂骨呈方形,坐骨大切迹呈鱼口状。髋臼上缘变宽呈水平状。⑤软骨生成障碍,骨化不良,而膜内成骨正常,致使四肢长骨对称性短粗,干骺端增宽,凹陷,骺核出现延迟并见包埋。在本组病例中大部分②③线征较明显,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3.2 鉴别诊断 3.2.1 本病四肢缩短需与先天性成骨不全鉴别,但本病无骨质稀疏、骨皮质无变薄,无多发骨折等表现。故与成骨发育不全较易鉴别。 3.2.2 本病需与粘多糖贮积症Ⅰ型及Ⅳ型相鉴别。粘多糖贮积症Ⅰ型主要特点为发病早、生长和智力障碍、特征性面容、角膜浑浊、骨骼成型障碍(以骨干改变明显)。区别要点:①四肢骨 管状骨主要表现为骨干成型收缩障碍和变短,骨干增粗。骨干的一端或两端变尖。上肢改变明显,以肱骨改变颇具特征。手短管骨粗短,近端收缩呈圆锥形变尖,指骨远端变尖,末节指骨发育不良。②躯干 腰1-2椎体发育不良、变小及向后移位,脊柱向后成角畸形。椎体前缘上部缺如,下部呈喙状突出。肋骨增宽、脊柱端变细,形如船桨状。③头颅 头颅增大呈积水型,蝶鞍前后径增大呈“乙”形。粘多糖贮积症Ⅳ型与粘多糖贮积症Ⅰ型区别点类似,其脊柱的典型改变为椎体普遍性变扁,椎间隙相对增宽,椎体前部上、下角常有缺损,致椎体呈楔形或中部呈舌状前突。智力一般正常,呈短躯干型侏儒,管状骨以骨骺和干骺端改变明显。 参考文献: 曹来宾 骨与关节X线诊断学[M].第2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56 李铁一 儿科X线诊断学[M]第1版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1 曹来宾 骨与关节X线诊断学[M].第2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56 赵宏 .赵润博 小儿软骨发育不良的X线分析.〔J〕中国医学影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