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汉学研究部分书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汉学著作提要〉〉李学勤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国外汉学史》何寅、许光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美)本杰明·史华兹,江苏人民,2004   〈〈孔子思想思微〉〉(美)郝大维、安乐哲,江苏人民,1996   〈〈中国文论〉〉(美)宇文所安,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中国与基督教〉〉增补本,(法)谢和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比较文化学〉〉方汉文,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乐黛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东方学〉〉(美)爱德华·W·萨义德,三联书店,1999      中外文化交流、传教士与汉学   《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张国刚等,中国社科,2001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 王立新,天津人民,1997   〈〈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 (法)安田朴,商务,2000   〈〈中外宗教交流史〉〉 楼宇烈、张志刚主编,湖南教育,1999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冲突〉〉 林仁川、徐晓望,华东师大,1999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顾长声,上海人民,1985   《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学》阎守诚、阎宗福,大象出版社,2003   〈〈中外文化交流史 〉〉沈福伟,上海人民,1985   〈〈中西文化交流先驱—从利玛窦到郎士宁 〉〉东方出版社,1993   〈〈中西文化之交流〉〉 (日)石田干之助,长沙商务出版社,1941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桑兵,浙江人民,1999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 顾卫民,上海人民,1996   〈〈中国与罗马教廷关系史略〉〉 顾卫民,东方出版社,2000   〈〈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 范存忠,上海外语教育,1991   〈〈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 (法)维吉.毕诺,耿升译,商务,2000   《中国的使臣—卜弥格》(波)爱德华.卡伊丹斯基,张振辉译,大象出版社,2001   〈〈马礼逊—在华传教士的先驱〉〉 (美)汤森,王振华译,大象出版社,2002   《利玛窦中国札记》 广西师大 2001   《丝绸之路》 (法)布尔努瓦,耿升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发现中国〉〉(法)维克布鲁斯,耿升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 张西平,东方出版社,2001   〈〈晚明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神学〉〉 范明生,上海人民,1993   〈〈莱布尼兹和儒学〉〉(美)孟德卫,张学智译,江苏人民,1998   〈〈十八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的传播及其反应〉〉严建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朝鲜、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韩)郑判龙、李钟祥主编,中国社科,1995   〈〈中西文化交流先驱—马可波罗〉〉中国国际文化书院编,商务,1995   〈〈早期西方传教士与北京〉〉余三乐,北京出版社,2001   〈〈马可波罗时代〉〉申友良,中国社科,2001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法)杜赫德编,(中)郑德弟等译,大象出版社,2001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沈定平,商务,2001   〈〈东方文学交流史〉〉孟昭毅,天津人民   〈〈中国法律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史彤彪,河北人民,1999   〈〈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朱谦之,福建人民,1985   〈〈孟德斯鸠与中国〉〉许明龙,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王宁、钱林森、马树德,河北人民,1999   〈〈欧洲与中国〉〉(英)赫德逊,王遵仲等译,中华书局1995   〈〈论唐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李寅生,巴蜀书社,2000   〈〈西学与晚明思想裂变〉〉 何俊,上海人民,1998   《中西交通史》 方豪,中华书局,1988   〈〈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 徐宗泽,中华书局,1989   〈〈中国与基督教〉〉增订本(法) 谢和耐,耿升译 上海古籍,2003   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 刘登革、周云芳,中国社科,2000   〈〈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 安田朴,巴蜀书社,1993   〈〈中国基督教史人物〉〉 朱维铮主编,上海人民,1994   〈〈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相遇〉〉 刘小枫,三联书店,1995   〈〈基督教与明末儒学〉〉 杨尚远,东方出版社,1994   〈〈庞迪我与中国—耶稣会“适应”策略研究〉〉   西学东渐与中日两国的对应》》 赵德宁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东学西渐与西方文化的复兴》 徐善伟,上海人民,2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