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水油藏水平井井筒内压力特征研究.pdfVIP

底水油藏水平井井筒内压力特征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地质与工程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2013年 1月 PETROLEUM GEOLOGYANDENGINEERING 第 27卷 第 1期 文章编号 :1673—8217(2013)01—0109—04 底水油藏水平井井筒内压力特征研究 王延生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山东东营257237) 摘要 :为了研究底水油藏水平井开采时井筒 内压力特征,建立 了井筒管流与油藏渗流 的耦合模型:首先根据管流理 论 ,考虑摩阻压 降与加速压 降,推导出水平井筒 内压力损失表达式;依据镜像反映、叠加原理等方法,推导出油藏渗 流进入井筒流量表达式;最后根据变质量流性质 ,建立水平井流入量与压力损失的耦合关系,运用数值方法,求 出 耦合模型数值解,从而得到水平井筒内压力分布 。实例研究表 明:底水油藏水平井开采时,井筒 内存在压力损失, 而且越靠近跟端,压力损失越明显,受此影响,水平井 内产液段主要位于跟端位置。随产量增大,井筒压降中加速 损 失 占的比重越 大。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水平井;井筒压降;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TE313 文献标识码 :A 近些年来,水平井在底水油藏中获得广泛应用n]。这是因为相 同产量下,与直井相 比,水平井所需生产 压差更小 ,有利于延缓底水脊进_2]。 在水平井 的研究中,早期学者一般将水平井处理为具有无 限导流能力线源 叫]。后来不断有学者认识 到井筒 内流动对水平井开发的影响,Dikken[5],OzkanE。认为井筒压降会降低水平井产量,Birchenko认为井 筒压降对水平井出水位置有影响[7]。而在底水油藏中,井筒压降会影响底水脊进形态,导致见水时间提前, 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8-93。因此,有必要研究底水油藏水平井开采时井筒 内压力特征 。 本文基于井筒管流与油藏渗流耦合模型,得到了水平井筒内压力分布 ,研究了其变化特征及影响。 1 数学模型建立 1.1 水平井井筒管流模型 如图 1所示 ,油藏 内流体进入井筒后 ,沿水平方向流动。在此过程 中,油藏流体混入井筒管流造成加速 压降和混合压降,流体沿井筒流动会产生摩擦压降,有研究指出[g一1o3,混合压降影响较小,可以忽略 。在水 平井任一微元段 z上,井筒内的轴 向流量为 q(z);由油藏径 向流入井筒流量为 q(z),油藏流体进入井筒后 汇入轴向流动;微元段上游压力为P (),下游压力为 P (+dx)。 根据动量平衡得到: (P (z)一 P ( + dx))A— r(27rr )dx— d(mv) (1) 式中:r——井筒半径,m;r——摩擦阻力,表达式为r—fpv。/8,其 中 为井筒 内流速 ,由于微元段上有油 藏流体径向流人 ,所以该值在微元段上是变化 的,但计算 中 通常取上游流速 ,因为径 向流入量很小 ;d ( )——微元段内径向流人造成的动量变化 ,分别代入得: (()一户(z+dz))A一 (2)d—01A(『丢)z一( )] (2) 式 中:-厂——摩阻因子,因为井筒内多为紊流 ,其表达式为 f=0.3164/R ,R——雷诺数 ;6——常数 ,取值与 井壁粗糙度相关 ;p——流体密度 ,kg·ITI~;A——井筒截面积,m 。整理得到微元段上压降: dpw()一 J — Pqh()dz+隽口(z)qh(z)d+ g()dz。 (3) 收稿 日期 :2012—10—15 作者筒介:王延生,助理工程师,1983年生,2007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2010年获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油气 田 开发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现从事油气 田开发的科研工作 。 · 110 ·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2013年 第 1期 分析公式(3)看出,与前两项相 比,右侧第三项较小,可以忽略 。化简得到 :

文档评论(0)

fengbin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