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敬畏自然”之争与两种科学观.doc
“敬畏自然”之争与两种科学观
内容摘要
目前,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不仅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也危及到整个自然界的稳定和秩序。与此同时,科学在环境问题中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关于科学的一般观念的合理性,以及这种科学观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与这些反思相伴随的是对于科学传播活动的重视,而科学传播理论在近期也有了相当大发展。
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在国内引发了一场关于人对自然的态度、科学在环境问题中的角色等问题的争论,即“敬畏自然”之争。本文试图从科学传播的角度对这场争论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通过对双方在运用“科学”这个概念上的差异,找出他们在环境和生态问题争论中的主要分歧。本文认为,双方的对立是两种不同科学观的冲突在环境问题上的具体体现,这表现在他们关于“自然”的观念、科学进步、科学知识客观性、科学的价值中立等问题上的争论。
本文认为,为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以“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态度对待科学,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地传播有关科学的历史、科学的具体运作、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等知识,并就那些涉及到科学的重大社会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寻求一种与自然和谐、同时也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观。
关键词:敬畏自然 科学传播 环境争论 科学观
目 录
引言: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科学角色的转变 1
第一章 环境争论与科学传播 5
(一)环境争论中的科学工具论观点 5
(二)科学传播理论的变迁 7
第二章 “敬畏自然”之争的背景 11
(一)两种文化之争 11
(二)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科学主义”之辩 12
第三章 “敬畏自然”之争的概况 16
(一)争论的起因 16
(二)争论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17
(三)双方争论的四个主要方面 19
(四)争论的核心问题 30
第四章 对两种科学观的辨析 33
(一)“自然”的观念 34
(二)进步主义科学观 37
(三)科学知识客观性 39
(四)科学与价值问题 43
结论:从科学传播看生态保护的前景 46
参考文献 49
引言: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科学角色的转变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科学技术主导的社会,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谁也无法脱离这些科技成果而独立生存。但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很简单,但是要想对其做出一个公认的回答却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在学术领域中对科学的定义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表述——科学作为一种静态的知识体系或者是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关于前面一种,可以看看科学哲学家内格尔(Ernest Nagel)的定义,“科学无疑是组织化的知识体系,分门别类地划分和组织材料(如在生物学中,把生物分类为种)是一切科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当然,具体科学知识的获得需要依靠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鉴别、描述、试验研究等一系列的过程。另一种定义主要从科学知识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来阐述的,美国科学社会学家伯纳德·巴伯(Bernard Barber)就指出:“首先从根本上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社会活动,看作是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一系列行为。”这是从科学知识的动态演化(尤其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角度来研究科学的。从对科学定义的两种不同途径,我们可以发现科学哲学家与科学社会学家在研究科学时的不同旨趣。但是,不论是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代表的早期科学哲学,还是以默顿学派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对于近代科学都是相当推崇的,因为在他们那个时代,科学在知识领域拥有着广泛的声誉。著名的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把这归因于科学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即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其实,早在默顿和其他学者开始研究科学的种种特性之前,在西方工业国家中,人们就因近代科学与工业相结合所创造的巨大财富而对科学报有极大的热情。近代科学继承了古希腊的理性传统,并将其与实验方法完美地结合以来。这种结合所造就的近代科学不但拥有强大的力量,并且还力图使这种力量得以实现,而最直接的实现途径就是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这种力量型的、功利性的科学正好迎合了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的需要,他们给予科学家必要的资助,而这些资助带来的回报更是惊人的,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得资本主义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的财富。
到了十九世纪,科学、技术和产业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这是一个充满梦想的世纪,只要你相信科学,那么一切皆有可能发生,在这种巨大的物质生活改变面前,还有谁能不相信科学呢?因此,那个时代普遍的对科学的乐观情绪也就可以理解了,科学和现代技术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所以,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李侠先生认为,十九世纪中后期在西方社会中出现的对科学技术的极度信任和崇拜,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主义”兴起的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_Virtual Reality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Using virtual reality.pdf
- _vray中文手册(三)之阴影.doc
- _WEB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小型家庭理财平台.doc
- _WTO 知识汇编.pdf
- _WTO条件下河北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oc
- _WTO框架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贸的影响及实证分析.doc
- _WTO规则体系下行业协会反倾销的应诉策略与集体行动.doc
- _WTO过渡期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与对策.doc
- _WZY-2000单效浓缩器清洁验证2011年新购置.doc
- _XXXX集团公司薪酬管理制度.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