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杭州浙金广场工程建筑新技术应用情况.doc

_杭州浙金广场工程建筑新技术应用情况.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杭州浙金广场工程建筑新技术应用情况.doc

杭州浙金广场工程建筑新技术应用情况 ? 一、工程概况 浙金广场工程是浙江省金属材料公司投资兴建的集商场、办公、培训教育、娱乐、宾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大楼,建成后将成为杭城东部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该工程位于杭州市凤起路、建国北路交叉口西北侧,由主楼、交易中心、培训教育及办公用房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64000m2。地下二层,基坑开挖深度10.08m,地上主楼27层,副楼10层,建筑总高度106m。 本工程±0.00m相当于黄海高程6.84m,室内外高差为 0.6m,主楼,副楼及裙房之间均设1m宽后浇带,抗震设防为七度,地下室二层为六级人防,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交易中心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减少层高,主楼七至二十四层、副楼四至九层楼面板均采用无粘接预应力钢绞束,板厚220mm。 本工程设电梯6部,装有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全脚用集中式空调,由杭州市建筑设计院设计。 ? 工程特点: 1、面积较大,高度较高。 2、基础深,地下室挖深10.08m,这对杭州市区地下水位高,土质较差的情况下施工难度较大。 3、标准高,建材及设备有许多为进口,其中外墙装饰全部采用铝板,这在国内建筑中尚不多见。 4、工期短,按工期定额计算需47个月,甲方要求22个月竣工。 5、施工现场地处闹市区,且场地狭小。 ? 二、应用新技术情况 ? 1、预拌混凝土和散装水泥技术 结构混凝土总量4.5万m3,全部采用了预拌混凝土泵送,包括: 围护桩混凝土C25,551m3; 工程桩混凝土C30,11000m3; 地下室混凝土C45,14000m3,S8; 主体结构混凝土C30~C45,19500m3; 梁柱节点、部分独立柱、后浇带C50、C55混凝土,1042m3。预拌混凝土应用率为100%。预拌混凝土的应用减少了现场搅拌混凝土对周围环境污染的影响,提高了混凝土的灌筑质量,加快了灌筑速度,为整个结构提前结顶提供了有利条件。 ? 2、粗钢筋连接新技术 浙金广场中Φ16以上竖向钢筋均采用电渣压力焊,整个工程用钢量约6300t,其中Φ16以上的粗钢筋占2/3以上。 在本工程柱子钢筋规格主要为Φ20、Φ22、Φ25等三种规格,总共完成焊接接头48106个,与结构设计45d搭接要求相比,节约钢材160t,节约资金约40万元。 ? 3、粉煤灰、外加剂及UEA的掺加技术 工程地下室混凝土抗渗要求达到S8,且地下室底板属大体积混凝土,为了防止混凝土浇捣后因干缩及温差变形而形成裂缝,混凝土中均掺加了UEA微膨胀剂以补偿部分收缩。 同时,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以替代部分水泥,一方面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另一方面也降低水泥用量,减小水化然、同时也节约了成本,本工程共掺加粉煤灰1092t,节约资金近10万元。 ? 4、高强混凝土的应用 C50、C55高强混凝土主要运用竽独立柱、核心筒混凝士墙、后浇带及梁、柱节点,其中C50用量550m3,C55用量492m3。在运用高强混凝土过程中,我们针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大、水化热高易产生收缩裂缝及坍落度经时损失快等问题,从混凝土配置到施工分别分取相应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5、新型模板及早拆体系的应用 为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浙金广场采用新型大模板及早拆然体系。其中采用的数量如下: (1)18mm厚竹胶板31000m2, (2)可调支撑25000根 通过新型模板的采用缩短了支摸时间,节约了大量人工,同时,由于板缝减少,混凝土外观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 6、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本工程主楼7~24层及副楼4~9层楼板均分用高效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扁粱体系。无粘结预应力结构面积22560m2,无粘结预应力钢筋(高强度低松弛钢绞束)用量为150t左右,共计6283根。其中单根一端张拉5356束,单根二端张拉627束,四根集合束一端张拉228束,六根集合束二端张拉72束。采用的锚具为OVM型系统锚具。 通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解决了普通混凝土结构不易解决的大跨度结构的挠度及抗裂问题。同时有效降低层高,增加建筑面积(增加2层),在节约用地,增加投资回报率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 7、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轻质隔墙(矿棉板)在本工程大面积被采用,总用量约为10600m2,相当于节约粘土砖1272m3,外墙采用多孔红砖158万块,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明显。 ? 8、建筑防水新技术应用 本工程采用了三种新型防水新技术: (1)在地下室外墙采用“确保时”防水涂料,内墙采用“防水宝”,防水涂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