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学结合”理念下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开发的研究.pdfVIP

“工学结合”理念下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开发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3次学术交流会获奖论文汇编 “工学结合”理念下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开发研究 工商管理系王超 摘要:国际贸易自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现有课程体系既不适应 国际贸易人才的实际需求,也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人才需求的特殊性。论 文以分析当前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工学结合” 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开发理论和方法,详细地论述“工学结合”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 的课程开发流程,对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基于商贸企业进口商品购销实 际工作过程的开发研究,即提出按首都商贸业国际化的实际状况,结合高职人才 培养目标,对应人才发展趋势,以进出口商品工作过程为导向、重置国际商务专 业课程开发体系,突破现有三段式课程体系。论文希望能够实现高职层面文科专 业在课程开发改革方面的突破。 关键词: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国际商务课程体系;课程开发 一、当前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开发现状 传统的课程开发是把劳动科学中的劳动活动分析简单地移植到了课程开发 的工作分析中,使得对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劳动的内在联系,在课程开发的 工作分析的过程中消失了,从而导致传统的职业教育指向于抽象的劳动行为所 需的知识与技能,抽象的劳动行为成为了以工作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对象,而劳 动的内在联系(即工作过程)则被排斥在职业教育的范畴之外。这就造成了目前 人才需求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普通大学毕业生倍感就业困难,尤其是专科生,另 一方面却是企业难寻中、高级技能型员工。 (一)国际贸易自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现有课程体系既不适应国 际贸易人才的实际需求,也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人才需求的特殊性。 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备案制”后, 获得外贸经营权企业数量的 急剧增加,一方面为北京市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以北京为例: 2004年7月,北京市批准成立的各类进出口企业仅4883家,到2005年底已达 11000多家,增速之快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外贸经营主体数量的增加,对国际 商务人才数量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形成了巨大的高技能国际商务人才 E营—lL 而承。 进口贸易大幅度增长构成了北京市商贸业国际业务的特点。2007年,北京 亿美元,进口贸易额约为出口贸易额的3倍。而现有的课程体系,主要将课程集 中于进出口业务、进出口单证处理这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不能满足外贸行业发 展对外贸人才的需要。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对国际贸易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国际 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切合这一趋势,为此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教学模式、课程 开发体系都必须改变。 第23次学术交流会获奖论文汇编 (二)现有课程本身照搬本科,以学科体系设置课程,不能给高职层次的学 生提供从事国际贸易的技能和能力。 目前高职教学模式多脱胎于本科教学模式,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开发也 是注重学科体系得完整,几乎完全克隆了本科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开发体系。现 有高职层次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设计主要还是基于国际贸易学科知识储备,从国 际贸易学科知识体系出发,从国贸知识构成要素,即范畴、方法、结构、内容、 组织以及理论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设计课程,例如单纯讲授国际贸易理论、中国对 外贸易概论等课程,只不过在深度上低于本科讲述的内容罢了。很少考虑到国际 贸易知识的应用问题。对于国际商品进出口工作过程应该涉及的工作对象、方法、 方式、内容、组织以及工具使用等问题在课程设计上则疏于考虑。造成国际商务 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在理论修养上赶不上本科生,在动手能力上不及中专和职高 生;造成高职生在企业外贸岗位上“用的没有学、学的没有用”的尴尬局面。 另外,学科体系的课程设计也不适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高职学生高考分 数不高,不是智力水平低,而是智力类型偏重于形象思维,而非高考考试的重点 ——抽象思维。所以以抽象思维为培养重点本科课程体系当然不适应高职学生的 教育要求。 (三)高职教育中文科课程开发的探索虽然一直持续,但是对国际商务专业 有借鉴的地方不多。 从目前情况看,国内外已有一些高职高专教育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与模式研 的课程模式,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 能力本位模式(CBE),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证书体系,以及我国的宽基础、活 模块(KH)集群式,多元整合式,大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模式,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