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按摩-古史考》读后感.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香港骨伤 ·理论研究 ※ 《“按摩”古史考》读后感 严金林主任医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湖北省黄石市中医院、黄石市中医药研究所 湖北省黄石市广场路12号(435000) Tel:0714-6283701转8024 关键词:李今庸按摩古史考读后感 摘要:《‘‘按摩”古史考》是李今庸教授撰写于2000年,首刊在《2000年湖北省按摩学术年会论文集》 上,于2003年发表于《医古文知识》第四期中,主要论述了“按摩”的起源,按摩疗法的辨证 施治,手法的技巧及“按摩”的器具,引证了近十余部古史专著中的三十余条原文,近百个古汉 字词,是推拿专业起源与发展的指导性文章,是李今庸老教授对中医推拿学科的厚爱与贡献。 李今庸教授所著的《“按摩”古史考》是2000年为湖北省中医药学会按摩专业委员会换届时写的一 篇指导性文章,刊登在当年的《湖北省按摩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后来发表在《医古文知识》2003年第 四期上。五年来,笔者反复拜读这篇文章,从不懂到有所理解,从稍懂到理解,恰似渴逢甘露,获益良 多。作为中医推拿专业的一名工作者,能够得到李今庸教授的厚爱,为中医推拿专业考古寻源,是推拿 专业发展史中,不可不读的指导性文章。 《“按摩”古史考》全文2600余字,分为上下篇,十一个自然段,涉及颇广,引证了《黄帝内经》、 《史记》、《汉书》、《孟子》、《诗经》、《庄子》、《千金翼方》、《备急千金要方》等专著中的三十余条原句, 来证实“按摩”疗法的起源、按摩疗法的辨证施治,手法的技巧、器具及练功等,并注以起解释。如: “折枝、按踽、裔摩、描槭、抑搔、推孥”等,古医书中均是“按摩”之意。李今庸教授对于文中的每 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认真论证,一丝不苟,体现了李老教授的严谨治学的学风,如《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中“俞跗、摘引、案执”,引证如下:“司马贞索隐:橘,音九兆反,谓为按摩之法…… 执,音玩,亦谓按摩而玩身体使调也”。将“橘、执”字与按摩的联系注解得清清楚楚。那么,再将“引” 为活动肢体关节,“案”通“按”,不难理解为“按摩”与“导引”。“俞跗”二字,李今庸教授引证的更 多,从《礼记·藻》、《说文·手部》、《秦始皇帝扁鹊俞拊方》中,“俞”与“揄”通,郑玄注:“揄”读日 “摇”,“摇,动也”,“跗”乃“拊”之借,“拊,掮也”,“掮,摩也”,所以“俞跗”有“按摩”之意, 但上古的人们称“俞拊”为一个高明的医生,称“击壤而歌者为壤父也”这是以技而名者,也称“抑搔”, 即是“按摩”,郑玄注:“抑,按,搔,摩也”。在《礼记·内则》中“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而《庄 子》、《诗经》、《说文》中又记述了“訾城”、“描城”“孥槭”为按摩之说,三者字虽异而义则同,乃指“按 摩法”。“折技”一解:《孟子·梁惠王上》说,“为长者折枝,语人日:’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 也”。趟岐注:“折枝,案摩,折手节,解嚣枝也”,李贤注《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岂同折枝於长者, 亦不为为难乎”之文亦引刘熙注《孟子》日:“折枝,若今之案摩也”(“案”通“按”)。 上篇全面的论述了“按摩”之来源及其“折枝、按踽、捕槭、抑搔、推孥”的同义,字意证实了“按 摩”是一种古老的疗法,是中医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李今庸教授在下篇又引证论述了按摩的辨证施法和 手法的具体操作,以及按摩的练功,紧接着又从古医籍中辨析了“按摩”功法“练功”和所用的器具。 在《黄帝内经》一书中“按摩”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不少的篇幅中提到或论述了“按摩疗法” 的主治病证以及治疗某些病证的具体操作和作用。《素问·异法方论》说:“中央者……其病多痿厥寒热, .37. ※ 香港骨伤 ·理论研究 ※ 其治宜导引按踽”。《灵枢·九针论》说:“形数惊恐,经络(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以按摩醪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其僳悍者,按而收之”。《灵枢·官能》说:“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从 下上者引而去之:……上气不足,推而扬之:……寒气入中,推而行之”,《灵枢·节真邪》说:“大热偏身, 狂而妄见妄闻妄言……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 而後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其“推”、“引”二字与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