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关注—催化剂的停留时间 平均停留时间66天,最长136天,最短21天,理想50天 平均停留时间取决于催化剂藏量和单耗 * 关注—催化剂的单耗 剂耗,KG/T 2007 2008 * 关注—热裂化指数 热裂化指数,TCI=(C1+C2)/iC4 TCI1.2,以催化裂化为主的反应,尤以0.6为佳。 TCI1.2,热裂化所占比例加大,应寻求对策。 以十六烷烃为原料,在500℃下的热裂化和催化裂化的产物分布图 催化裂化 热裂化 * 关注—热裂化和催化产物分布差异 热裂化 催化裂化 H2-C2 2.90 1.81 C3-C4 0.93 14.50 C5+汽油馏分 16.36 47.26 柴油馏分 45.66 21.68 重油馏分 23.84 4.77 焦炭 10.31 9.99 注:原料为重质原油,反应温度为510C * 关注—热裂化和催化产物性质差异 热裂化 催化裂化 汽油 RON 60 90 柴油馏分 密度,g/ml 0.8664 0.8985 凝点,C -26 -50 十六烷值 41.6 25.7 重油密度 0.9346 0.9658 * 关注—钝化剂的经济使用 适宜锑镍比0.2~0.4;随锑镍比增加,MA先增后降(0.25) (二异丙基二硫代磷酸锑) * 平衡剂的实际锑镍比 锑镍比小于0.2的装置达20套,大于0.4的3套 * 国内外催化裂化操作理念差异 * 国内外催化操作理念差异 国内 国外 掺渣比 高 低 加氢处理料 少 多 操作方式 回炼 单程 催化剂单耗 低 高 E-CAT重金属 高 低 E-CAT活性 低 高 苛刻度 低 高 * 国内外重催比较—原料油性质 E-M UOP W分公司 HT VGO/ATB 20/80 0/100 AR 密度,g/cm3 0.9169 0.9315 0.9218 总硫,% 0.61 0.26 0.47 总氮,% 0.18 0.16 0.40 残炭,% 3.90 4.3 5.0 氢含量,% 12.39 12.25 Ni, ppm 7.8 4.0 13.2 V, ppm 16.2 13.2 3.2 * 国内外重催比较—平衡剂性质 E-M UOP W分公司 活性,w% 70 69 63 比表面积,m2/g 131 135 112 金属含量,μg/g 镍 2913 3210 12000 钒 6067 4200 4100 钠 1706 -- 2200 * 国内外重催比较—主要参数 E-M UOP W分公司 操作模式 单程 单程 单程 反应温度,℃ 538 518 505 再生温度,℃ 732 680/713 700/680 原料预热温度,℃ 204 200 180 单耗,KG/T原料 2.7 2.6 0.94 平均停留,天 28 25 71 * 国内外重催比较—产物分布,w% E-M UOP W分公司 H2~C2 3.61 2.4 3.94 C3~C4 15.11 14.3 20.69 汽油馏分 51.49 57.1 38.52 LCO/HCO 15.22/1.30 10.3/-- 20.94 油浆 5.27 7.1 6.12 焦炭 7.76 8.8 9.51 TCI 1.34 0.74 0.89 * 国内外重催比较—汽油性质 E-M W分公司 密度, g/cm3 0.7601 0.7123 干点,℃ 232 185 RON 92 91.5 MON 81 79.6 硫, ppm 610 496 饱和烃 31.2,m% 51.8,v% 烯烃 29.2 32.5 芳烃 39.6 15.7 苯 1.2 0.48 * 国内外重催比较— LCO性质 E-M W分公司 密度, g/cm3 0.9648 0.9374 馏程, ℃ 232~379 180-360 十六烷值 24.8 22.7 凝点,℃ -14 -15 S, ppm 970 7400 P,w% 8.0 12.6 N 13.7 4.5 A 78.3 82.0 * 国内外催化汽油特点 国内 国外 硫含量 较高 较低 烯烃含量 较高 较低 芳烃 较低 较高 苯含量 较低 较高 辛烷值分布 前高后低 两头高中间低 馏分范围 较窄 较宽 * 措施及建议—优化流程及装置操作 优化催化进料,改善原料品质 提高催化剂活性,改善催化反应环境 提高反应温度,强调单程转化率 降低再生温度,优化预热温度,提高剂油比 降低回炼比,直至单程操作,提高反应苛刻度,增加处理量,提高汽油产量 * 措施及建议—强化重油转化 催化裂化装置的操作条件相对较缓和,柴油馏分相对较大,中国石化平均~25%,与国外20%以下的柴油产率相比仍有较大的降低空间。 中油某催化装置以重油为原料,密度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羊群效应——一个班级最可怕的存在!--高一上学期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道路运输车辆燃油消耗量核查表.pdf VIP
- 《家具市场调研报告》课件.ppt VIP
- 《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课件1.pptx VIP
- 低压配电铜排载流量设计.docx VIP
- 英文期刊缩写.docx VIP
- ISPE国际制药工程协会《水系统的制药工程基准指南》中文稿.pdf
- 2020-2021学年高二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四Unit6Spaceandbeyondstartingout&UnderstandingideasThecallofthechallenger课件.pptx VIP
- DL∕T 985-2022 配电变压器能效技术经济评价导则.pdf VIP
- 水管维修培训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