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徐明东电视系列片《中国民族音乐》.docVIP

中央电视台徐明东电视系列片《中国民族音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央电视台徐明东电视系列片《中国民族音乐》 简介:中国民乐以它鲜明的风格赢得了来自世界的喝彩。本系列片介绍了中国民乐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挖掘出民乐背后所隐藏的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中国民族音乐 中国的民族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要比我们常说的“上下五千年”更为久远,1986年,在中国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发掘出了距今9000年的骨笛,这些骨笛用鹤类尺骨制成,大多钻有七孔,这些现象都说明,那时的人们已对音高的准确有一定要求,这也证明当时的中国音乐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而在此之前,中国音乐也一定还存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段时间究竟是以千年还是万年来计算,也是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的。 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称,在原始的狩猎和祭祀等活动中,产生了最早的中国民歌,揭开了五音汇聚的音乐史页。除骨笛外,新石器时期的乐器,还有骨哨、埙、陶钟、鼓等。这些乐器分布于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时间跨度都很大,其中钟、鼓在后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埙、哨直到今天仍然存活于民间。 公元前17世纪的殷商时期,奴隶社会的音乐艺术已经开始走向专业化。当时的中国民族器乐,有记载的就有70余种之多,音乐演奏的盛况我们可以在湖北随县出土的编钟演出中可见一斑。 中国的编钟不仅让人们感到神奇,更吸引了众多中外音乐研究者的目光。因为除中国编钟外,世界上所有的音乐编钟都是圆形的,都会因为余音过长而造成混音,因而很难用于演奏音乐,而中国的编钟呈椭圆形,又称“合瓦形”,很像两个瓦片合在一起,它不仅避免了圆形编钟的问题,而且还是一钟两音,能演奏高难度的音乐。编钟是色彩性很强的旋律乐器,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乐器,它不仅用于宫廷雅乐的享乐,也出现在祭祀、征战中。一身青铜铸成的外衣,清脆、悠扬的音色穿透力极强。远古的中国器乐艺人们以勤劳、睿智和巧夺天工的技艺让这旋律不断萦绕,让这神奇永存。 中国民族音乐器乐按性能分为吹、拉、弹、打四类。 吹奏乐悠远细腻,乐器多为竹制或木制,如埙、萧、笛、笙等。这是一种最纯粹、最贴近自然的声音,是远离尘嚣的天籁。 丝竹乐缠绵柔和,如二胡、琵琶、三弦等。手抚琴弦寄予情思,每一次手指的拨动都仿佛让心绪在弦上掠过,留下或隐或现的诉说。 打击乐欢快热烈,如锣、鼓、板等。在奔放的鼓点里,同样畅快淋漓的是人们的喜悦与快乐。 在中国民族器乐中,竹子多受到艺人的偏爱,这些竹乐器看起来简单、轻盈,听起来清新、高远,但它的制作却是极复杂和高难度的。 这是竹板琴,属于打击乐器的一种,是靠鼓锤打击竹音板而发音,看似复杂的琴身分为三个部分,发音板.共鸣筒.竹琴架.音板发出声音通过竹共鸣筒的加工,形成动听的乐声。 竹板琴最重要的是竹音板的制造,音板的选材要求非常严格,除了竹龄要六年以上,砍竹时间十月或十一月,还要用生长在丘陵山坡上的竹子,并要用背阴面的竹板。为了让竹板不开裂,不变形,又保持竹板原有的音色,经过泡.煮.晒处理过的竹板,还得熏上一段时间,然后才能打磨成所需要的竹板,处理好这些以后,最后才能调试竹音板的发音,不同的长度,不同的厚度,竹音板的发音也不同,每一块竹音板都得来回的修磨,直到发出需要的音调。才算告一段落。 共鸣筒的选材虽然没有竹音板的要求严格,但因为共鸣筒要和与它对应的竹音板发音和谐,这就需要相当精准的测试,每一个共鸣筒长短.粗细包括薄厚都有要求。 最后是竹板琴的调音环节,一个音板和对应的共鸣筒代表着竹板琴的一个音符,所以都要单独制作,完成后还得反复调音,直到音准了,才能制作另一个音板,依次类推,直到所有的音板制作完,才可以安装上架,和钢琴一样,也是按照右高左底的音律来排列的。这样一个能够发出动听乐声的乐器——竹板琴就制作好了。 独弦琴是一种古老的弦鸣乐器,又称独弦匏琴,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其只有一条琴弦而得名。2002年2月,在维也那金色大厅音乐会上,独弦琴以它独特的声音,感染了所有在场的听众,人们惊叹:中国演奏家手中只有一根琴弦,却创造出了如此美妙的音乐。那一晚的演出舞台属于独弦琴,那一晚的掌声与喝彩更属于中国民族音乐。 走过漫长的历史,中国的民族乐器也在不断的改良与发展。经过民族器乐艺术家十几年的探索,在江西景德镇研制出了一套瓷制的中国民族乐器。这套瓷乐器包括瓷钟、瓷笛等十几个品种。古老的中华民族乐器换上了新型的外装,容颜已变得新鲜明亮,声音却依然清脆悦耳。 仔细聆听中国的乐曲,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无论是秦汉的鼓吹乐,还是魏晋的清商乐,再有隋唐的琵琶乐,音乐主题大多采用重复三次,乐曲的曲名也多为“三弄”或“三叠”,中国古语中有“一而再,再而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可见“三”在中国人眼里是极数,一个旋律重复三次,既能让听觉捕捉并记住,又符合心理承受的长度,跨度适量,恰到好处,这不能

文档评论(0)

ltt20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