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想文献整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发想文献整理-.doc

研究發想文獻整理 指導老師:黃有傑 學 生:李育維 2012.12.10 緒論 理論選擇 旅遊是一件令人愉快、放鬆的事情,在旅遊中會獲得不同的回憶,旅遊的過程中我想體驗前與體驗後的想法是會互相影響的,所以選擇「旅遊體驗」及「旅遊意象」為我的研究核心基礎,並切配合台灣目前的觀光產業策略加以研究,瞭解旅客們對於旅遊體驗及意象之間的想法與影響。 未來研究發想 我國行政院院長-陳冲於2012年8月9日表示,為提振當前經濟,將觀光產業列為6大新興產業之一,這代表著觀光產業近年來皆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為台灣經濟打拼,不斷推陳出新不同的觀光發展,近期也因為人民環保意識抬頭,交通部推動綠色觀光符合節能減碳趨勢 綠色觀光強調人與自然共生存的概念,為了不讓製造污染的產業繼續破壞台灣的大自然,已經紛紛有地區的民眾皆投入綠色觀光發展的區塊,例如:台東、集集、宜蘭…等等,這些地區也因為發展綠色觀光而得到相對的回饋。 所以想透過本研究瞭解目前台灣綠色旅遊活動發展現況,同時也參考Cole Scott(2004)所提出的旅遊體驗模式為架構,以體驗追求、體驗品質、替代滿意度的可回憶性,發展出一個屬於綠色觀光的旅遊體驗模式,並探討遊客綠色旅遊體驗與旅遊意象影響之探討。 研究目的 瞭解綠色旅遊景點之旅遊體驗活動類型。 探討參與遊客背景變項因素,對旅遊體驗及旅遊意象之差異。 探討參與遊客,對旅遊體驗及旅遊意象之相關性。 研究問題 探討遊客的體驗追求程度是否會影響體驗品質? 探討遊客的體驗品質對於遊客的可回憶性影響? 探討遊客的可回憶性對於旅遊意象之影響? 貳、文獻探討: 旅遊體驗: Otto Ritchie (1996),休閒及觀光的體驗可視為參與者主觀的心理狀態。故消費體驗是遊憩地區之業者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服務為舞台,商品為道具,創造出值得消費者回憶難忘的活動。(引述自沈進成、廖若岑,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期刊,第一期,2005)。 夏業良、魯煒謗(2003),即使塑造良好的旅遊意象是旅遊地管理上的重點,然而為遊客創造美好的體驗感受,並且使之有正面且良好的行為意園,才是旅遊的真正核心價值所在。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來臨,遊客也相當重視在旅遊過程中的知覺感受,他會願意花些時間來享受,所值得記憶的事件,使他身歷其境(引述自李佳珮、莊亞倩、鍾志強,休閒運動期刊,第九期,2008)。 本研究根據高俊雄(1993)的休閒體驗之界定,將旅遊體驗定義為遊客在從事旅遊活動的過程中,個人的感官、知覺、心智和行為不斷和周遭的環境產生互動關係,遊客從這些互動關係所得到的感受與經驗(引述自張孝銘,休閒產業管理學刊,第三期,2009)。 Prentice、Witt Hamer(1998)觀光產業的核心產品是消費者所獲得的體驗(引述自劉元安、盧之翔、許軒,觀光休閒學報期刊,第二期,2010)。 二、 旅遊意象: 侯錦雄(1999),旅遊意象亦被稱為觀光意象,最早由Reynolds(1965)提出,他認為「人類心理建構的發展,乃是環境整體資訊中,選擇一些印象為其基礎」,「整體資訊」意謂想像中的意象及經驗意象,因此,旅行前想像中的意象就是指遊客對該地區有一種想像的形象,這種積極形像來自於閱讀媒體及友人介紹,而且遊客會將體驗到、見識到與體驗過的意象透過記憶的符號深印在腦海裡。(引述自陳美芬、邱瑞源,鄉村旅遊研究期刊,第一期,2009)。 Ga11arza et al.(2002)所謂旅遊意象(tourism image) ,又稱為目的地意象(destination image) 或觀光意象(tourist image) ,乃遊客透過各種傳播媒介或實地經歷所獲得的旅遊地各種要素資源所形成的意念要素總和。換言之,旅遊意象反映出遊客心中的旅遊地的客觀意象(引述自林俊成、王培蓉等,林業研究季刊,第二期,2010)。 Crompton(1979)對意象的定義,其認為意象是人們對某物體、行動與事件所持有的信念、印象、觀念與感覺的總和。Crompton 指出意象的主體是人,人能對外界產生認知,而意象則是建立在人腦訊息處理過程基礎之上,所形成的一種內在信念和印象。Hunt,(1975)遊客對旅遊目的地的意象,可充份表達遊客心中對當地觀光發展的態度以及對旅遊地感覺的一項最重要指標。Birgit,(2001)而且目的地意象具有溝通、宣傳與行銷的功能,意象會協助遊客考慮與決定他們所要選擇的旅遊目的地 (引述自張廖麗珠,休閒產業管理學刊,第一期,2010)。 参、預期貢獻 針對日前交通部推動綠色觀光 營造綠色旅遊景點的旅遊質感。 著重遊客求知的慾望。 提高遊客體驗過程中的附加價值。 提倡國人愛地球、愛環保的概念。 肆、參考文獻 沈進成、廖若岑(2003)不同旅遊意樣遊客之旅遊體驗與忠誠度影響關係之研究-以華山咖啡為例

文档评论(0)

wfk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