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奥氏体中析出纳米级γ'现象的初步研究.pdf

Fe-N奥氏体中析出纳米级γ'现象的初步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e-N奥氏体中析出纳米级γ'现象的初步研究.pdf

第22卷第2期 材 料 热 处 理 学 报 200 OF AND 1年 6月TRANSAfTYIONSMATERIALSIIEATTREATMENT June 200l Fe-N奥氏体中析出纳米级y7现象的初步研究 潘健生1, 邱春城1, 胡明娟1, 戎咏华1, 朱祖昌2 (1.上海交通大学热处理与表面工程智能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30; 2.上海J二程技术人学,上海200336) 摘 要:用TEM对640。C渗氮油淬,225℃等橱3.5h的上业纯铁进行分折.观察部位的含氯量(“) 约为2.2%一2 4%。在“未分解”的盟氏体选Ⅸ衍射花样中y’一FhN和y—Fe已明显分离为两套 独口的斑点,在(200),的暗场像中显示出在高氨奥氏体内析出高密度纳米缎沉淀y’,其平均尺0 约10nm,析出物之问的间距亦为纳米级。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提出Hj热处理方法制备大体积纳米 材料的途径。 关键词:纳米材料; 高氮奥氏体;热处理; 制备; 析出 156 11521 中围分类号:TG 8+2,T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264(2001)02.0001—04 含氮量大于2%的Fe—N奥氏体,在高温扩散型分纳米材料的制备提供·种新途径 解(共析转变)和低温马氏体转变之间的中间温度区 间内等温转变,最终获得n+y’组织,不同作者对此 1 买验方法 已获共识。但是对转变的具体过程、转变机理及转变 实验材料为0.1n一厚的工业纯铁,在640qC渗氮 产物的精细结构,仍存在不同见解。Foct、Bell和杨守 2kPa,渗氨后油 35mln,炉气中氨分压P。控制在15 斌等”2““认为,高氮奥氏体中温转变获得的是贝氏 淬,表面出现0.002~0004mm厚的y’Fe。N化合物 体。Aaronson等”1曾对Fot:l的切变机理提出疑义,从 层,次表层为003turn厚的奥氏体层。从Fe—N相l璺l可 而提出过饱和氮的奥氏体完全靠扩散机制转变为甲 知,在与y’一Fe。N的交界处,7’.Fe约含2.7%N,在与 衡的a+y7组织的观点,实质上是将贝氏体转变的扩 a—Fe的交界处,y—Fe约含165%N,整个奥氏体 散机制套用于高氮奥氏体的中温转变。作者先前的 层内存在浓度梯度。在奥氏体层约2/3厚度的外侧 实验结果表明“’“:高氮奥氏体中温转变产物的形貌 (近化合物层侧)淬火至室温后仍然保持奥氏体状态, 并无贝氏体的特征,并认为由于高氮奥氏体和y’、 在约占奥氏体层1/3厚度的内侧,淬火后转变为马氏 Fe,N同为fcc品格且点阵常数接近,如果从中直接析 体。表面磨去0.004Illm以去除化合物层,然后进行x 出平衡相y7,其临界品核尺寸会非常小,这af能足高 射线衍射分析,只出现y—Fe的特征峰,点阵常数精 氮奥氏体中温转变4;同于Fe—C合金贝氏体转变的重 确测定的结果见表1,点阵常数的平均值n= 要原因。文献[6~8]等发现高氮奥氏体在低温下有 03661Ilm,由此计算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