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日(隆)旅游公路沿线滑坡灾害及防治对策 Landslides and Their Protection along the Yingxiu-Rilong Highway.pdfVIP

映(秀)-日(隆)旅游公路沿线滑坡灾害及防治对策 Landslides and Their Protection along the Yingxiu-Rilong Highway.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映(秀)-日(隆)旅游公路沿线滑坡灾害及防治对策 Landslides and Their Protection along the Yingxiu-Rilong Highway.pdf

2010年6月第30卷第2期 地质学报 V01.30No.2June.,2010 映(秀)一日(隆)旅游公路沿线滑坡灾害及防治对策 王华,陈廷方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I绵阳621000) 摘要:在映一日旅游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滑坡的分布规律及特征,即滑坡分布的区域 性、活动的时段性、规模差异大和滑坡体的组分特征。系统地分析了滑坡形成的基本因素:地质条件、地貌条 件、水源条件和人为因素。并针对各自特征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公路合理设计及施工建设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地质灾害;滑坡;防治措施;映一日旅游公路 中图分类号:P64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010)02—0218—04 近年来,旅游公路建设愈来愈受到重视,最初的设计理念在边坡绿化设计上,使旅游公路形成一个 绿色长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更加注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设计,体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 王云、李海峰等在分析映(秀)一日(隆)旅游公路沿线自然景观组成要素与人文景观组成要素及各自 特征基础I二,提出景观特色带、景观过渡带、景观特色点的景观规划概念,并在各带内依据客观景观要 素组成及特征重点突出各带美学设计特征。但是对于映日旅游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调查目前尚未见报道, 本课题对拟扩建的映日旅游公路一定范围内已经存在的或潜在的地质灾害、公路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和 遭受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并针对 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发展趋势 等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防治 措施。 映日公路起于阿坝州汶川县映 秀镇,经过卧龙自然保护区,穿越 巴朗山,止于小金县日隆镇四姑娘 山双桥沟口,全长147km(图1)。 原路路基宽度为6.5m,现在设计路 宽为8.5m,时速为30~60km/h,达 到国家二级公路标准。沿线巴朗山 群峰重叠、沟谷纵横、高差悬殊、 图1映(秀)一日(隆)旅游公路交通示意图 陡峭险峻,属于典型的山区公路。 同时受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的影响, 滑坡、崩塌、雪灾、泥石流、冰冻、水毁等自然灾害严重,抗灾害 能力弱,交通状况和通行能力极差。 1映日公路工程地质环境 映日公路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过渡地带,主要为山地地貌,地势高差悬殊,西高东低。 映秀至邓牛段为高1II峡谷地形,高程874—3200m,其山峦起伏,齿状地形沿山脊展布,局部山脊宽小 200~5 于3m,常见悬崖陡壁,十分险峻;邓生至双桥沟段属高原草甸灌丛区,海拔3 900m,4400m以 上常年积雪或积雪时间较长,冰蚀地形发育,槽谷宽缓呈“u”形,谷地及周边为坡麓堆积块石(夹)土, 外围为基岩裸露的山峦。路线经过区域m露新生界、中生界、古生界及元古界地层。岩性主要有:古生 界志留系茂县群(Smx),岩性以灰~深灰色炭质板岩为主,夹薄层状千枚岩、结晶灰岩及变质砂岩。泥 为灰、灰白、深灰色薄板状、中厚层状结晶灰岩夹炭质板岩,底部为千枚岩,上部为一层状玄武岩。中 散层。 收稿日期:2009—07—22 作者简介:王华(1982年一),女,四川宜宾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研究 218 万方数据 映(秀)一日(隆)旅游公路沿线滑坡灾害及防治对策 映日公路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以茂汶断裂为边界,以东横跨龙门山构造带,以西为金汤弧形构 造的小金弧形褶皱带。在漫长的地史时期中,形成一系列紧密线状、弧形褶皱,并伴有岩浆活动和变质 作用。研究区岩石受构造影响严重,节理、裂隙发育,岩层产状多变,岩体的破碎程度因岩性、抗风化 能力及所处构造部位的不同亦不相同。岩浆岩区岩体呈块状一大块状,变质岩区岩体呈碎块状~碎石状, 其中耿达至邓生段岩体完整程度好于邓生至日隆段(处于褶皱发育区)。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向西部高原山地气候的过渡部位,巴朗山为研究区气候和地表水、地下水 的分水岭。映秀~卧龙雨量充沛,以鱼子溪为主干河流,两侧羽状溪沟发育。巴朗山至日隆降水量少, 地表水源主要以冰雪融化为主,以达维河为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