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客家民间信仰研究之我见——从空间-场所论的观点来看 Individual Opinion about Hakka Folk Belief Studies in Japan——The View from Space and Place Theory.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客家民间信仰研究之我见——从空间-场所论的观点来看 Individual Opinion about Hakka Folk Belief Studies in Japan——The View from Space and Place Theory.pdf
2008年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
ofGannanNormal Feb.2008
第一期 Journal University
·客家研究·
日本客家民间信仰研究之我见
——从“空间一场所’’论的观点来看‘
河合洋尚
(东京都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人类学专业)
摘要:198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莽系统地研究客家民同信{申。本文讨论的是日本学者对客家民间信仰的研究
成果及其课题。日本学者对客家民问信仰研究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于客家地区从事民间信仰研究的
。微观经验主义”:二是研究典型客家民问信仰的。宏观实俸主义。。本文通过证实这两个研究观点,用人类学的
。空问一场所”理论来提出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第三现点。
关键词:客家;民间信仰;空问;场所;日本 .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08)01一O006—07
虽然日本学术界从事研究客家的学者并不是很 管见所及,1980年代系统地研究客家民间信仰
多,但是从1920年代到现在不断地发展,取得了一的只是著名民俗学家植松明石女士,其他学者开始
定的研究成果。特别是19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大关注客家民间信仰的还是1990年代以后。笔者整
陆的客家研究停滞时,以中川学(历史学家)、桥本 理这些研究之后发现,日本的客家民间信仰研究有
万太郎(语言学家)等为首的一些学者们巩固了日 两大方向。笔者在本文首先介绍一下1980年代以
本客家研究的基础,客家研究在日本学术界占了一 后在日本的民闯信仰研究。①然后,根据笔者的民
定的位置。 间信仰(尤其是风水)研究来重新考虑这些研究成
然而,研究客家民间信仰的成果在日本到现在
相对来说比较少,1980年之前的日本几乎没有客家点。
民间信仰的研究。1977年中JII学回顾日本客家研一、客家民间信仰的经验主义论研究
究文献时没有提到一个关于民间信仰方面的研究, 正如上面所说的,日本的客家民间信仰研究是
主要提的是客家民系的源流、客家话、客家山歌这三 1980年代才开始的。当时最早关注客家民间信仰
个方面的研究。…1980年之前,除了客家山歌的研的学者们是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
究之外,连客家文化方面的研究都极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类学家和
鉴于这种情况,1982年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民俗学家不能在中国大陆进行田野考察,所以他们
的周达生教授强调了客家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他 在台湾和香港开始做田野考察,将台湾和香港作为
说:“其实,除了客家山歌编入民间歌曲研究的一部 “残余中国”来进行研究。值得关注的是,日本的许
分、客家话编入方言研究等特殊情况之外,全体性的 多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在台湾和香港从事田野考察
客家文化研究好像还没有的”,【2】(附h客家虽然是 的地点集中在客家地区,比方说植松明石、末成道
汉族的一部分,汉族内部一方面有汉族共同的文化, 男、堀江俊一等研究台湾北部客家地区,渡边欣雄研
但另一方面也有各个地方特有的文化,因此可以成 究台湾南部六堆客家地区,濑川昌久研究香港新界
立客家文化研究。”[2】‘啪’但周达生这篇论文的研究 的客家地区。考虑到台湾和香港客家人的人口比率
题目是服装、饮食、建筑以及山歌,他也还没关注客 的话,日本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对客家文化的研究
家民间信仰。 累积比较丰富。
·收稿日期12007—12—23
作者简介:河合洋尚(1977一),男,日本神奈川县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因子体系及对策研究.pdf
- 旅游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探析——以黄龙溪学校创建校园火龙灯舞文化为例 On Tourism Culture Characteristic School's Development Take Huanglongxi School Developing the Campus Fiery Long Lantern Dance Culture as an Example.pdf
- 旅游气象条件分析与评价.pdf
- 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岳阳为例 Evolvement of Spatial Structure on Tourist Destination District Yueyang District.pdf
- 旅游管理专业女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遭遇性骚扰行为的分析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为例.pdf
- 旅游购物体验研究——以甘肃玛曲为例 Research on Tourism Shopping Experience--A Case Study of Maqu, Gansu.pdf
- 旅游高等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新思路.pdf
- 旅游高职中英双语教学刍议 On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Teaching of Tourism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pdf
- 旅行社徒步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杭州为例 A Study on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king Products by Travel Agencies--Take Hangzhou for an Example.pdf
- 旋光仪实验分析探讨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Polarimeter.pdf
- 日本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The Governance of Japanese Circular Economy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pdf
- 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第一代御台所——筑山殿 The first generation Yutai institute——builds the mountain palace in Japan Tokugawa bakufu time.pdf
- 日本改善生态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验启示 Experiencal enlightenment of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Impl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Japan.pdf
- 日本木材资源循环利用现状 Current Situation of Wood Resource Recycling in Japan.pdf
- 日本森林延续至今的历史原因 On the Historical Causes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Japanese Forestry.pdf
- 日本水环境标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Water Environment Standard in Japan and Inspiration to Our Country.pdf
- 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的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Paleocea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Japan Sea,Okhotsk Sea and Bering Sea.pdf
- 日本环境体系的国民基础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The People's Foundation in the Japanese Environmental System and Its Revelation to China.pdf
- 日本的循环社会建设 Japan's Practice in Constructing Recycling Society.pdf
- 日本的防震减灾进展述评 A Review for Progress in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Japan.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