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系列实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光器系列实验 张 权 中国科技大学 天文与应用物理系 激光器系列实验 1.简介 2.特征 3. 原理 4.系列实验 5.应用 简介 激光(Laser),原意是受激辐射放大所产生的光,它是英文(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缩写,激光科学从它的孕育到初创和发展,凝聚了众多科学家的创造智慧,其中美国物理学家C.H.Townes和A.L.Schawlow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尤为突出,他们量子电子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导致了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发明。 简介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美国人梅曼(T.H.Maiman)在1960年5月15日加州休斯实验室制成的红宝石激光器,它是三能级系统,用红宝石晶体做发光材料,用发光度很高的脉冲氙灯做激发光源,获得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束激光,波长为694.3 nm.实现了汤斯和肖洛在1958年的预言。 Townes,Charles Hard 1939年在贝尔电话实验室作技术工作,194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3年后他产生微波激射的想法,用氨气作放大介质,于1953年12月造出第一台微波激射器。这一研究导致梅曼于1960年获得激光。1967年任加里福尼亚大学教授,在该校开创了射电和红外天文学计划,结果在恒星际空间发现复杂的分子(氨和水). 简介 激光的特征 激光的空间相干性和方向性 时间相干性和单色性 激光的高强度(相干光强) 激光的空间相干性和方向性 1.光束的空间相干性和它的方向 性是紧密联系的 2.衍射极限 激光器的方向性分别为 氦氖为 固体激光器为 半导体激光器为 时间相干性和单色性 1.时间相干性 和单色性 存在简单的关系 即单色性越高,相干时间越长。 2.无源光腔的模式频带宽度 时间相干性和单色性 一般来说 单模稳频气体激光器的单色性最好,一般在106-103赫兹 固体激光器的单色性较差,主要因为工作物质的增益曲线很宽,很难在单模下工作。 半导体激光器的单色性最差。 激光的高强度 由于激光的光子简并度极高,激光输出的功率是很高的。提高输出功率和效率是激光发展的重要课题。 如固体激光器的调Q和锁膜技术的应用,可使脉宽达到10-12秒。将一个千兆瓦级(109瓦)调Q激光脉冲聚焦到直径为5微米的光斑上,可获得1015瓦/厘米2的功率密度。 激光器的分类 对激光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按工作介质的不同来分类,在可以分为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另外,根据激光输出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连续激光器和脉冲激光器,其中脉冲激光的峰值功率可以非常大,还可以按发光的频率和发光功率大小分类等。 激光器的分类 激光器的分类 激光器的分类 激光器的分类 激光的原理 1. 受激吸收和自发辐射 普通常见光源的发光(如电灯、火焰、太阳等发光)是由于物质在受到外来能量(如光能、电能、热能等)作用时,原子中的电子就会吸收外来能量而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即原子被激发。激发的过程是一个“受激吸收”过程。处在高能级(E2)的电子寿命很短(一般为10-8~10-9秒),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会自发地向低能级(E1)跃迁,跃迁时将产生光(电磁波)辐射。辐射光子能量为 hυ=E2-E1 激光原理 这种辐射称为自发辐射。原子的自发辐射过程完全是一种随机过程,各发光原子的发光过程各自独立,互不关联,即所辐射的光在发射方向上是无规则的射向四面八方,另外初始位相、偏振状态也各不相同。由于激发能级有一个宽度,所以发射光的频率也不是单一的,而有个范围。 在通常热平衡条件下,处于高能级E2上的原子数密度N2,远比处于低能级的原子数密度低,这是因为处于能级E的原子数密度N的大小时随能级E的增加而指数减小,即N∝exp(-E/kT),这是著名的波耳兹曼分布规律。于是在上、下两个能级上的原子数密度比为 激光原理 N2/N1∝exp{-(E2-E1)/kT} 式中k为波耳兹曼常量,T为绝对温度。因为E2E1,所以N2《N1。例如,已知氢原子基态能量为E1=-13.6eV,第一激发态能量为E2= -3.4eV,在20℃时,kT≈0.025eV,则 N2/N1∝exp(-400)≈0 可见,在20℃时,全部氢原子几乎都处于基态,要使原子发光,必须外界提供能量使原子到达激发态,所以普通广义的发光是包含了受激吸收和自发辐射两个过程。一般说来,这种光源所辐射光的能量是不强的,加上向四面八方发射,更使能量分散了。 激光原理 2

文档评论(0)

bkqs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