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川西集镇走出的中国学大师——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施坚雅(G.W.Skinner)教授专访.pdfVIP

从川西集镇走出的中国学大师——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施坚雅(G.W.Skinner)教授专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川西集镇走出的中国学大师——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施坚雅(G.W.Skinner)教授专访.pdf

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0总第218期本刊网址:l删.xttebao.net 主持人语: 期集镇与物文化研究专题,对施坚雅的川西市场经验进行追溯和学术性发挥,以纪念这一学术伟人从西 南小镇出发,在人类学、人口学、地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t,re文斌) 从川西集镇走出的中国学大师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施坚雅(G.w.Skinner)教授专访 王建民/问 [美]匮圜/答汤 芸/翻译 彭文渺校对 胡冬雯/录音整理 i [摘要]美国著名人类学家、中国学大师施坚雅教授所创立的“集市体系理论”和“区域体系理论”,涉及 了人类学、人口学、地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多学科体系,为海内外各学界所广泛称道和长期引用。 { 不太为人熟知的是这些丰碑性的理论构架均肇始于川西一隅,即成都东南郊区的高店子的点滴生活经 验与施坚雅对城市化的长期兴趣。在访谈中,施坚雅教授对特定时空和政治环境里田野调查经历作了 详细的回忆,为我们理解这位学术伟人的早期学术生涯和人生经历提供了一种现有文献中鲜有的视 ! 角。 - i [关键词]施坚雅;川西高店子;集镇理论;学术与人生 j i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9)lo刈00l珈6i 作者简介:王建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1;施 坚雅。已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学教授,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中国学研究大师之一,以集镇与 区域体系理论享誉国际学术界;汤芸。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讲师。四川成都610041;彭文斌。加拿大不列颠哥 学民族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41 施坚雅是20世纪中国学研究“大范式时代” 的田野进行了细致的回顾。这次访谈是施坚雅教 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以汉地研究为主创立的集镇 授对其中国人类学研究早期学术经历中最为详细 与区域体系理论在国际学术界长期享有盛誉,与 与生动的叙述。值此施坚雅教授逝世一周年之 际,特将此次采访录音整理发表,以示纪念。 费正清(JohnFairbank)的晚清通商口岸研究,欧 文·拉铁摩尔(OwenLattimore)的内亚“长城学 说”,在不同的区彰领域研究之间交相辉映,启迪 王建民:施坚雅教授,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 后来者认真思考中国区域模式的互动和衔接问 中接受我的采访。我们知道您为中国人类学研 题。1999年春天,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王建民究,也为整个人类学学科的研究做出了非常重要 教授在哈佛一燕京学社作访问学者期间,曾与赴 的贡献。今天我很有幸有这个机会对您做一次访 哈佛大学进行短期讲学的施坚雅教授约定,对其 问,谢谢您。 有关中国人类学的研究进行专访。在哈佛人类学 我想,还是从您如何对中国产生兴趣开始吧。 系华琛(JamesWatson)教授的介绍之下,两人首先我很想知道您是怎么进入人类学领域的,又是如 互通了电子邮件。施坚雅教授听说王建民教授是 何关注中国,并且选定中国西南进行研究的。 撰写《中国民族学史》的作者,欣然接受了采访要 施坚雅:可以说大概在我17岁左右时,我就 求。在哈佛大学所在地康桥(Cambridge)公共绿开始对中国产生了兴趣,那时我正要进人大学。 地旁的酒店,施坚雅教授忙里偷闲,用一个多小时 当时我去的是一个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很小的学 的时间,第一次就其对中国的兴趣与在中国进行 校,叫幽泉学院(DeepSpring 万方数据 2 西南人类学一集镇研究 当时没有关于中国的课题,所以我当时是和一个 研究的呢?因为当时美国基本上没有专门研究中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