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焦点集训 10-2 Word版含解析.doc
1.(原创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得复见将军于此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C.寿毕,请以剑舞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亚父者,范增也
解析:A.都是连词,表修饰。B.介词,在;介词,对。C.介词,用;介词,把。D.助词,表句中停顿;表判断。
答案:A
2.(原创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B.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解析:A.连词,虽然;连词,即使。B.连词,于是;连词,竟然。C.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D.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
答案:C
3.(原创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此吾祖大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B.顷之,持一象笏至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C.某所,而母立于兹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D.室西连于中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解析:A.用法同“而”,都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B.音节助词;助词,的。C.代词,你的;表顺承的连词。D.介词,“跟”,引出动作的对象;介词,“比”。
答案:A
4.(原创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B.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C.葬乎江鱼腹中耳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吾属今为之虏矣
解析:A.表转折的连词;表递进的连词。B.介词,用;连词,用法同“而”,表修饰。C.介词,在;介词,比。D.都表被动。
答案:D
(2013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送丁琰序
(宋)曾巩
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
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
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
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
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
(本文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 堪:胜任
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 诬:诬蔑
C.则数更法以御之 御:防备
D.南城之政平 平:安定
解析:诬,这里是“欺骗”的意思。对于实词,除了平时的积累,也可以将可供选择的意思放进文章内来理解,就可以得出正确的意思。
答案:B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皆可为材且良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人愚也,则愚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拒而莫之与也/恐年岁之不吾与
解析:A.表并列关系,连词;将要,副词。B.都表句中停顿。C.连词,表承接关系,就;连词,表转折关系,却。D.代词,他们;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B
7.下列对原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部分 专题8 第1讲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和思想内容提能专训.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部分 专题8 第2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提能专训11.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部分 专题8 第2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提能专训13.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部分 专题8 第3讲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提能专训12.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部分 专题8 第3讲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提能专训14.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部分 专题9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提能专训.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0天冲刺练 第10天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0天冲刺练 第1天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0天冲刺练 第2天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0天冲刺练 第3天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焦点集训 10-4-1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焦点集训 10-4-2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焦点集训 11-1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焦点集训 11-2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焦点集训 11-3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焦点集训 11-4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焦点集训 12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焦点集训 13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焦点集训 14-1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焦点集训 14-2 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