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复习精练:专题12 课案5 断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doc
课案5 断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随堂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给画线句用“/”断句。
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②,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 亦 愿 之 然 吾 观 国 人 其 父 兄 之 食 粗 而 衣 恶 者 犹 多 矣 吾 是 以 不 敢 人 之 父 兄 食 粗 衣 恶 而 我 美 妾 与 马 无 乃 非 相 人 者 乎 且 吾 闻 以 德 荣 为 国 华 不 闻 以 妾 与 马。” ?
(《国语·鲁语》)
【注】①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②妾:指婢女。
解析:本句中“然、矣、而、无乃、乎”等虚词给我们很好的帮助,在解决了这些之后,再找主宾:“其父兄”“吾”“人之父兄”等又帮助我们确定在哪里断句。
答案: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参考译文:季文子任鲁宣公和鲁成公相国,没有一个穿丝绸衣服的婢女,没有一匹吃粮食的马。仲孙它劝谏他说:“您担任鲁国的上卿,辅佐了两代国君,婢女不穿绸衣,马不吃粮食,人们或许会认为您是吝啬的,况且这样也使国家不光彩啊!”文子说:“我也愿意那样。然而我看到国家的百姓,那些父老兄长吃着粗粮又穿着破衣的很多,我因此不敢不节俭。人们的父老兄长吃粗粮穿破衣,而我让婢女和马匹穿好的吃好的,恐怕不是辅助君主的人该做的事吧?况且我听说凭借道德显荣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婢女穿得好和马匹吃得好可以为国争光。”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给画线句用“/”断句。
周厉王使芮(ruì)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 如 捐 之 王 欲 无 厌 而 多 信 人 之 言 今 以 师 归 而 献 马 焉 王 之 左 右 必 以 子 获 为 不 止 一 马 而 皆 求 于 子 子 无 以 应 之 则 将 晓 于 王 王 必 信 之 是 贾 祸 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选自明·刘基《郁离子》)?
解析:首先看虚词“而、则、焉”,再看表示人的“王”“子”,表示时间的名词“今”,指示代词“是”。
答案: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
参考译文: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征讨戎族,(芮伯)得到(一匹)好马,准备把它献给厉王。芮季说:“不如把它丢掉。厉王贪得无厌而且轻信别人的话。今天班师回朝献了马,厉王左右的人必然认为您不会就只收获一匹马,于是都向您索要。您没有东西应付他们,那么就会到厉王那儿去说谗言,厉王必定相信那些话的。这是(自己)买祸啊。”(芮伯)不听,最后还是献了马。荣夷公果然派人来索求,(没有得到)就到厉王那进谗言,说:“芮伯还有隐藏(没有全部献给国王)。”厉王发怒,驱逐了芮伯。君子认为芮伯也是有罪的啊。知道厉王贪财还去招惹他,(这是)芮伯的罪过啊。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给画线内容用“/”断句。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 雄 曰 和 峤 虽 备 礼 神 气 不 损 王 戎 虽 不 备 礼 而 哀 毁 骨 立 臣 以 和 峤 生 孝 王 戎 死 孝 陛 下 不 应 忧 峤 而 应 忧 戎。?
解析:“曰、而”处停顿很明显;两个人名以及“臣”“陛下”处又给断句以帮助,“生孝”“死孝”对举,又要停顿。
答案: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参考译文:王戎、和峤同时遭遇大丧,王、和二人都以孝著称。此时王戎瘦得皮包骨头,几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和峤则哀号哭泣,一切都合乎丧葬的礼仪。晋武帝(司马炎)对刘仲雄(刘毅)说:“你常去看望王戎和和峤吗?我听说和峤悲伤过度,这让人很担心。”刘仲雄回答道:“和峤虽然极尽礼数,但精神元气并没有受损;王戎虽然没拘守礼法,却因为哀伤过度已经形销骨立了。所以我认为和峤是尽孝道而不毁生,王戎却是以死去尽孝道。陛下您不必去担心和峤,而应该去为王戎担心呀。”
课案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 莫 曰 桀 纣 之 亡 也 遇 汤 武 今 天 下 尽 桀 也 而 君 纣 也 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高考数学考纲真题排查核心训练: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doc
- 2015年高考数学考纲真题排查核心训练:函数与方程.doc
- 2015年高考数学考纲真题排查核心训练:函数及其表示.doc
- 2015年高考数学考纲真题排查核心训练:函数模型及其应用.doc
- 2015年高考数学考纲真题排查核心训练: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doc
- 2015年高考数学考纲真题排查核心训练:函数的图象.doc
- 2015年高考数学考纲真题排查核心训练: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doc
- 2015年高考数学考纲真题排查核心训练: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doc
- 2015年高考数学考纲真题排查核心训练: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doc
- 2015年高考数学考纲真题排查核心训练:双曲线.doc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复习精练:专题13 考点1 课案1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doc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复习精练:专题13 考点1 课案2 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doc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复习精练:专题13 考点1 课案3 鉴赏古代诗歌的事物形象.doc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复习精练:专题13 考点2 课案1 品味古代诗歌中的精妙词语(炼字).doc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复习精练:专题13 考点2 课案2 品析古代诗歌中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句子(炼句).doc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复习精练:专题13 考点2 课案3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doc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复习精练:专题13 考点3 课案1 鉴赏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doc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复习精练:专题13 考点3 课案2 鉴赏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doc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复习精练:专题13 考点3 课案3 鉴赏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doc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复习精练:专题13 考点4 课案1 评价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内容.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