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六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Ⅵ).docVIP

二零一六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7页,第II卷8至15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读图1回答1-3题。 1. 如果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南风 D. 西南风 2. 如果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 A. (1) B. (2) C. (3) D. (4) 3. 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 A. 钢铁厂 B. 造纸厂 C. 印染厂 D. 自来水厂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4-6题。 4. 该地的经度约为 A. 120°E B. 125°E C. 115°E D. 110°E 5. 该日可能在 A. 11月 B. 9月 C. 7月 D. 5月 6. 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 B. 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 C. 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D. 印度河进入丰水期 图2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2回答7-9题。 7.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 (1) B. (2) C. (3) D. (4) 8. 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 I层顶部 B. II层底部 C. II层中部 D. III层 9. 2003年10月我国发射的“神州5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A. 气温在-50℃到20℃之间 B. 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 最低气温约为-80℃ D. 最高气温约为40℃ 下表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10-11题。 地区 总人口(万人)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 9613 0.638 0.603 6163.2 (2) 1625 0.595 -0.054 5408.8 (3) 3837 0.721 1.075 1180.0 (4) 267 0.607 1.276 159.7 10. 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A. (1) B. (2) C. (3) D. (4) 11. 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 (1) B. (2) C. (3) D. (4)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历史上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冲突与战争,我们应以史为鉴,和平共处。回答12-15题。 12. 隋唐时期,中日往来的主要港口城市是 A. 广州 B. 明州 C. 泉州 D. 扬州 13. 日本大化改新期间向唐朝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1)政治经济制度 (2)建筑样式 (3)中国姓氏 (4)儒学 A. (1)(2)(3) B. (1)(2)(4) C. (2)(3)(4) D. (1)(3)(4) 14. 明代倭患最严重的地区是 A. 山东半岛 B. 辽东半岛 C. 东南沿海 D. 珠江三角洲 15.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其对华经济掠夺的总方针是 A. 对矿业、钢铁工业等部门实行“统制” B. 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 C. 控制中国的交通命脉 D. 将沦陷区经济变为日本的附庸经济 在历史上,各民族不断交流融合,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回答16-19题。 16. 西域的葡萄、石榴陆续移植内地是在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西汉时期 D. 隋唐时期 17. 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南下与汉人杂居发生在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18. 中国古代实行两面官(南面官和北面官)制度的政权是 A. 北魏 B. 金 C. 辽 D. 西夏 19.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 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 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 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中国的农民运动在不同历史时期带有不同的时代色彩。回答20-23题。 20.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B. 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C.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 D. 推翻了秦始皇的统治 21. 下列选项中,带有反抗民族压迫色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