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明清时期书画艺术的发展和.pdf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厦门明清时期书画艺术的发展及 厦、台书画交流述略 何丙仲 书画艺术是一种比较能够直接、充分而且客观地反映人文思想、体现社会文明的文化表 现形式,它必须通过纵向传承与横向交流等规律来寻求自身的发展壮大,于是必然会形成一 个特殊的文化群体,或者艺术流派,成为一种文化。古往今来的书画艺术家几乎全都是知识 分子,或社会阶层更高的人物。因此,书画一般都被视为主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 区域文化的研究过程中,书画史(包括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交流)的探讨的确相当有意义。 闽南与台湾同属于一种区域文化,即闽南文化。自明、清以来,闽南各地以及闽、台两 岸的书画艺术就存在着交流互动、相辅相成的关系。清代中期厦门成为“台运”的口岸之时, 它还是大陆艺术精英东渡台湾的起点。近代厦门港口城市兴起以后,港市经济的发展使闽南 社会中心发生转移,厦门自然更是闽、台之间交流的西岸桥头堡,同时也是两岸书画艺术交 流的一个枢纽。 从区域文化发展的轨迹来看,近代以来相对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厦门汇聚了闽南漳、泉 两地的文化精髓。与此同时,闽南文化还依托厦门的港口优势,不断吸纳了大量的外来文化, 丰富了自身的内涵,凸显了其海洋文化的特征。厦门书画艺术的发展,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也可以说是闽南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本文拟对明清时期厦门书画艺术的发展,以及 厦、台之间的书画艺术交流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求证于研究闽南文化的各位先进。 一、明代漳泉与厦门地区的书画述略 书画艺术这门“国粹”,从青铜时代至秦汉时期的萌芽发展,到唐宋时期的辉煌灿烂, 乃至明清时期的成熟丰满,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福建因为地理位置等因素所限,与中原文 化的发展进程相比,其步伐显然是滞后的。在唐代中原书画已经进入辉煌的时代,闽画才开 始滥觞时期①。两宋时期,因为有惠崇、朱熹和蔡襄等书画名家的出现,八闽的书画艺术才 开始与中原地区接轨。但由于闽省各地的社会发展不甚平衡,迨至宋元时期,闽南漳、泉两 地的书画艺术却还在起步阶段,陈子奋《福建画人传》②里当时闽南的书画家仅有后唐的泉 州人释从允、宋代的龙溪人陈淳(人称“北溪先生”),晋江人陈登(字元龙)和元代的龙溪 女子黄至规等寥寥数人。漳、泉地区自诩为朱文公“过化”之地,然而当时其书法在该地区 的影响并不大,现署朱熹或晦翁名款的题刻绝大多数是后人所为。 闽南地区书画艺术的兴起是在明代。《福建画人传》收录有明代闽籍画家304 人,其中 泉州有黄克晦、王建章、王朝佐、李仲衡等26 人,漳州有徐大渊、蔡烃、徐登第等8 人, 有明一代闽南画家的人数已经接近全省总数的 10%。书法方面虽无法统计,但总体水平应 该不低,因为明后期泉州的张瑞图和漳州的黄道周的书艺在全国已名列前茅,当年名满天下, 其后彪炳书史了。 从这些书画家的生平分析,他们基本上是出现于倭患逐渐弭平的嘉靖末年以后。在此之 前,因为明初设立卫所制度,施行禁海政策,“片板不得下海”,对资源羞涩的闽南地区为害 甚烈,加上频年倭患,民生已近凋敝,何来发展教育,遑论文化艺术?嘉靖、隆庆之后,海 禁废弛,倭患渐平,加上“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刺激了福建经济的发展③,文化教育事 业也随之得以恢复和发展。以明代泉州府历朝考取进士的人数进行统计对比,颇能说明问题: 明朝泉州府进士共595 名,嘉靖朝之前的154 年间只有110 名,其中永春、德化两县才有一 名进士,而超过五分之四的进士是后122 年间泉属各县考取的。举人的情况亦然,明代1734 名举人,嘉靖以后就占有 1342 名④。科举取得的成就,是和教育的发达至有关系。明代中 后期以后,闽南官方和民间的办学蔚然成风,府学、县学、卫学以外,书院、社学、经馆遍 地开花。单惠安一县社学最多时就有230 个⑤。教育的普遍与发达,同时也是书画特别是书 法艺术发展的有利因素,张瑞图、黄道周的出现在闽南,就不足为奇了。海商经济的发展, 科举的发达,使闽南士子有了增广视野、扩大交流的机会。张瑞图、黄道周和沈起津等人都 是通过科举,能够到当时的文化中心——南都(即今南京)接触先进文化,与董其昌、陈继 儒、倪元璐等书画名家广泛切磋、交流。他们不但共同推进了当时海内书画艺术的变革,在 中国艺术史上产生积极的影响,还把先进的艺术文化带回漳、泉,为闽南书画艺术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嘉靖末年流寓莆仙和闽南地区的浙江文人画家徐渭,字文长(号天池 山人),也把其水墨大写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