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油田长3段45与6油组沉积微相分析.pdfVIP

安塞油田长3段45与6油组沉积微相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f JournalJianghanPetroleumInstitute V01.26No.3 Sep.2004 安塞油田长3段4+5和6油组沉积微相分析 庞尚明 (中原油田分公司科技处,河南濮阳457001) 朱君虎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甘肃庆阳745100) [摘要]根据延长统三角洲的沉积背景,通过15口取心井岩石相及其组合的分析,在长3段4+5油组和 6油组共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及河口坝等7种沉积微相。查明了各种沉积微相 的发育和平面展布规律。发现研究区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体分布范围大,而河口坝砂体仅出 现于研究区南部,并且分布范围局限。 [关键词]沉积微相;油组;延长统;安塞油田 [中图分类号]TEl21.32 [文献标识码]A l 沉积背景 延长统沉积时期,鄂尔多斯盆为一个内 陆淡水湖盆,沉积面积大、深度浅、地形平 坦和分割性较弱,湖盆四周的古陆为盆地补 给充沛的物源。在盆地北部,东部和东南部 围绕湖盆边缘发育有盐池、靖边、吴旗、志 丹、安塞、延安、富县和黄陵等9个规模较 大的朵状或鸟足状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1] (图1),三角洲朵体间被相对较深的湖湾所 分割,构成相间分布的半环状三角洲群。长 3段4+5油组(Ty{+5)及6油组(Ty2)为 湖退早期沉积,是盆地最主要的储集岩发育 期,沿湖盆东北分布一系列河控型浅水湖泊 三角洲。研究区属于陕北三角洲群之一的安 塞三角洲沉积体系。物源主要来自:it,-东北方 向。安塞三角洲沉积演化史经历了初始生长 期(Ty2l期),高速推进期(Ty22~1期) 和充填补齐期(Ty;+5期)三个阶段,大致 在Ty;+5末期三角洲沉积趋于终止[z,3l。 圈1 陕甘宁地区延长统古地理背景圈 2沉积微相特征 通过对研究区15口取心井岩心的详细观 2 [收稿日期]2004一04一07 [基金项目]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002F70L02)。 [作者简介]庞尚明(1963一),男,1984年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田勘探开发管理研究工作。 第26卷第3期 庞尚明:安塞油田长3段4+5和6油组沉积微相分析 和Ty32小层进行岩石相组合分析,划分出正韵律砂岩相组合、反韵律粉砂岩相一砂岩相组合、反韵律 暗色泥岩相一粉砂岩相一粉细砂岩相组合、正韵律暗色泥岩相一粉细砂岩相一粉砂岩相组合、正韵律暗色泥 岩相一砂岩相一粉砂岩相组合5种主要的岩石相组合类型。 研究区Ty扩52和Ty22小层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等7种沉积微相类型,不同的沉积 微相各具不同的岩性岩相组合。 1)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平面上常呈宽带状和网状 分布。剖面上岩石相组合自下至上有Sm—Sh—Sp— Sr,岩性为浅灰一浅绿灰色一灰褐色含砾细砂岩、中一细 砂岩、细砂岩、粉细砂岩向上可变为粉砂岩,呈正韵 律。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为两段式(图2),跳跃次总体 含量75%~85%,悬浮次总体含量小于5%,滚动次总 体不甚发育。单个河道砂体的电测曲线特征呈中一高幅 钟形或箱形,多个河道砂体连续叠置呈中一高幅钟形叠 加钟形或箱形及钟形+箱形的复合形。 2)水下天然堤微相从下至上依次发育Fm—Ss— Fh—Mg组合,岩性由灰一绿灰一深灰色薄层泥质条带粉 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组成,呈正 韵律,底部可见小型冲刷面。与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渐变 过渡,向上过渡为细粒分流河道间洼地沉积。粒度概率 累积曲线为两段式(图2),跳跃次总体含量小于65%, 悬浮次总体含量35%,反映弱水流沉积物分选较差的 图2不同沉积微相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特点。电性特征上表现与下伏河道砂体构成的钟形曲线上部细尾部分。 3)水下决口扇微相 砂岩、粉细砂岩、粉砂岩夹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具向上变粗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