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园小学化.doc
?
?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培养神童还是揠苗助长?
?
近年来,许多地方的幼儿教育越来越多地引入小学的主干课程资源、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渗透小学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和较大范围上,使得幼儿园变成为小学校,幼儿成了小学生,幼儿保教变成了小学教学,幼儿教育变成小学教育。这一奇特的教育现象,即通常称为幼儿教育小学化。
?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能培养出神童吗?
?
众多家长希望孩子快快成才的心理,促使将心中希翼转嫁到孩子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上面来。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口号鼓动下,促使众多的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会选择一些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幼儿园。如选择有开展英语、奥数、珠脑心算、拼音、写字等学习内容的幼儿园;选择能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的幼儿园;特别喜欢能4、5岁教授幼儿算加减法;5、6岁教授写汉字,背诵九九乘法口诀,入小学前能识上千个字的幼儿园。这些都是家长优先选择的幼儿园对象。他们误认为孩子的潜力大得很,只要早教就早会,就能培养神童来!
?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输,不能等,教与不教,就是不一样。经过训练的孩子,知识和技能大大超过了没有训练的孩子,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
?
在幼儿园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结果,这种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日趋严重,让人感觉到孩子们个个像被激素催熟的果子,提早开花,结果。
?
催熟是令人担忧的,这样的“神童”,发展优势究竟能持续多久?催熟的孩子有多少后劲?
引用 幼儿教育小学化比三聚氰胺还要毒
日积月累 2010-08-01 15:39:14 阅读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北雁南飞《引用 幼儿教育小学化比三聚氰胺还要毒》
?
昀掷 的 幼儿教育小学化比三聚氰胺还要毒???? ?“孩子进入小学的时候绝不是一张白纸”,多年从事儿童教育的孙云晓说,很多孩子身上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学前教育的失误。
孙云晓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几年前澳大利亚一名心理学专家做过的一个实验:100多名同龄(5岁以下)的中国儿童和澳大利亚儿童,每人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个多,一个少,还有一个铃铛。如果那个孩子想马上吃到巧克力,只需摇铃就可以得到少的那一盘。如果想得到多的那盘巧克力,就需要等待15分钟。结果显示,80%以上的中国儿童迫不及待地摇了铃,端走了少的那盘巧克力。而66%的澳大利亚儿童坚持到最后,拿到了更多的巧克力。
“这个实验的结果让我真的感到后背发凉,这才是真的较量”,孙云晓说,这个实验考查的是孩子的耐力和自制力。在日后的发展中,这些懂得在巧克力面前克制自己的孩子更加独立,更有责任感,他们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们的孩子不会等待、不会节制。”孙云晓说,家长、老师都应该反思。
“6岁之前是一个孩子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这个阶段为人的一生奠定了基础。”孙云晓说,因此,学前教育的核心是品行的培养和道德智能的培养。
现在的幼儿园追求的是什么?是教会孩子认多少汉字、是让孩子背会了多少首唐诗。更让人气愤的是,幼儿园在做这些事时总打着爱和科学的旗号,“穿着世界上最华丽的外衣来摧残儿童,这种行为比三聚氰胺还要‘毒’。”孙云晓说。
同时,家长也要反思自己的教育。“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欲望‘过度满足’”,孙云晓说。
一次,一位满面愁容的妈妈来向孙云晓老师求助。这位女士的儿子已经上高一了,但是还完全不能独立,就连晚上睡觉也非要跟妈妈睡在一起。
跟这位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之后,孙云晓老师发现孩子的问题就出现在学前教育,那个时候这个妈妈总是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甚至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从不拒绝。孩子2岁~4岁的时候家长没有说“不”,造成孩子没有规则意识,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不停地满足他的各种需求,结果这样的孩子任性、不独立、没有责任感。
“等到孩子出了问题再纠正就有些晚了”,孙云晓说,“因为,人的成长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不能等待的”。
孙云晓老师现在正在参与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纲要的编写,他呼吁学前教育也要承担起教育家长的责任。
孙云晓指出,从现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来看,政府的决心还不够大,“先普及一年、再普及3年”,政府的态度似乎还有些摇摆。
“政府要拿出对民族对未来负责的态度看待学前教育”,孙云晓说,“因为这里有一个老百姓都懂的道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
如何克制早期教育小学化倾向
发表于:2010-03-23 16:53:09 ? 点击: 357
镜头一:大班十几名幼儿家长联名剧烈要求幼儿园大班教汉语拼音、书写汉字、计算等知识。镜头二:学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