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人笔下的齐鲁佛寺景观和其文化意蕴――浅议北宋文人游灵岩寺诗.pdfVIP

北宋文人笔下的齐鲁佛寺景观和其文化意蕴――浅议北宋文人游灵岩寺诗.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01.31No.7 Yue 东岳论丛July.,2010 2010年7月(第31影第7期) (DongTribune) 量 北宋文入笔下的齐鲁佛寺 尿 观及其文化意蕴 ——浅议北宋文人游灵岩寺诗 马银华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灵岩寺作为齐鲁名刹,其独特的佛禅文化与自然景观一直成为历代文人游览歌咏的对象。灵岩寺景 观进入文人的视野并成为文人笔下的审美对象是在北宋时期。北宋文人的游观赋诗,在灵岩寺文化发展史上刻下 了深深印痕,扩大了灵岩寺的影响,同时也提升了齐鲁佛寺的文化品格。 [关键词]北宋文人;齐鲁佛寺景观;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10)07—0112一03 “齐有灵岩寺,居天下四绝之一。海岱间山水之秀,无出 侍郎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据史载,仁宗天圣六年前后,他曾 其右者”锄。灵岩寺作为齐鲁名刹,其独特的佛禅文化与自 有一段任知青州的经历㈤,在此期间曾来灵岩寺游观并赋诗, 然景观一直成为历代文人游览吟咏的对象。北宋时期,随着 “先丞相天圣间尝留诗寺壁”@。仁宗天圣年间前后,正是真 京东地位的加强,宦游齐鲁官员的增多。灵岩寺也迎来了以 宗、仁宗政权交替之时,朝廷纷争,官场倾轧,经历了一番宦海 它为抒写对象的诗歌创作的高峰。据《全宋诗》不完全统计, 浮沉后,年届六十的李迪,对功名利禄已淡然处之,超尘脱俗 从宋初至北宋末年约有四十多位诗人游观过灵岩寺,并创作 的佛寺环境正与他此时的心境相吻合,故他怀着轻松愉悦的 了与灵岩寺有关的诗歌七十首左右,大大超过了建寺以来诗 心情对佛寺景观进行了观赏与歌咏,“灵岩山势异,金地景难 歌创作的总和,可见北宋文人的游观赋诗在灵岩寺文化发展 穷。塔影遮层汉,钟声落半空……望应销俗虑,登喜出尘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此进行一番考察分析,以加深对齐鲁 笼”@,那夕阳斜照下的辟支灵塔、充满着开凿神话的双鹤泉与 佛寺历史文化的理解,应很有意义。 证明功德龛等胜迹在诗人眼里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作为德高望重的两朝名相,李迪对灵岩寺景观的歌咏在 朝廷上下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在他游观不久,另一位官员 古代海岱地区南北有两条交通要道,其中从徐州、兖州 滕涉也随之而来。据史载,曾在真宗时任要职的滕涉,在仁 经郓州、长清至齐州是南北交通主干线∞。北宋时期随着齐 宗天圣三年(1025)曾以右谏议大夫任知京东大藩青州。也 鲁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加强,游宦齐鲁的官员文人的不断增 许受李迪灵岩赋诗的影响,在天圣六年七月离任归阙途中也 多,位于此南北交通主干线附近的名刹灵岩寺,也成了京东 曾来灵岩游观,对灵岩寺清幽胜景赞不绝口:“天圣戊辰岁七 地区游客上香拜谒的佛教圣地与宦游官员停留休息的一个 月,奉诏解青社印,归阙,道出鲁粤,十四日经灵岩之山。灵 驿站,这些宦游齐鲁的文人在游观佛寺的同时往往会赋诗留 岩,古地也,山经地志颇载奇胜,因饬驾游于是。于时金火交 念,“峰峦奇秀,祠宇雄丽”②的寺庙景观自然便成了文人笔 胜,天宇如灼,周览未卒,顿获清凉,盖古之君子登名山、览绝 下抒写歌咏的对象。 景思有以不忘者,矧今相国陇西公复题名于壁,余因命笔,以 较早来灵岩寺游观赋诗的是真宗、仁宗名相李迪。作为 继君子之行。”回面对掩映于松柏中的古殿,还有那阵阵松涛 齐鲁之子(濮州鄄城人),李迪素以刚直闻名于朝,曾官至吏部 与淙淙泉水,滕涉为灵岩寺清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