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5月 求是学刊 May,2009
第36卷第3期 SEEⅪNG7IRUlll V01.36No.3
口文化哲学:全球化的文化反思
从全球文化融合看中华文化的主体自觉
蔡利民
(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100084)
摘要:全球文化融合的时代语境使文化的主体自觉问题日益凸显。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
们,不可偏离人类文化普遍价值提倡中国文化的特色、风格与气派。中华文化应基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在清
醒的文化反思的基础上,通过与西方进行对话交流的方式为人类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资源.使自身成为
人类普遍文化价值中的重要元素。
关键词:文化;文化融合;中华文化的主体自觉;普遍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蔡利民(1964一),男,江苏盐城人,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
院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262文献标识码:A
消化、吸收、融合,被大大地中国化了。原本放
一、文化融合是新文化创生的重要
弃现世、追求出世的佛教被同化成人文化、世俗
涂径
化的佛教。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核心理论被运
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它 用到儒家文化伦理纲常的道德秩序之中。担水
必须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发生一定程度上的交 劈柴,无非妙道,孝子忠臣,也是妙道,佛法就
流。无-re:是和谐共处还是碰撞、冲突。无论是被 在世间。佛法不离世间。佛教经过中国化后传人
动接受还是主动学习。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不同 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国,成为中西方文化
文化之间的互相融合而各自发生变化。对此。 交流融合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中华文化史乃
罗素曾讲过一段名言:“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 至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盛举。佛教的中国化或
的联系曾被证明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希腊曾 中国化了的佛教使佛教更加符合人性。更具人
经向埃及学习,罗马曾经向希腊学习。阿拉伯 文精神。而通过与佛教的融合。中华文化也更加
人曾经向罗马帝国学习。中世纪的欧洲曾经向 博大精深。梁启超把佛教称为“全世界文化的最
阿拉伯入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曾经向拜 高产品”,是“我们国学的第二源泉”[2】(P118)。汤
占庭学习。”[1](Pi69)在中华文化史上,大的文化
一介也认为:“中国文化从汉以后一直到隋唐正
的融合有两次,第一次是佛教的传入并与汉文 是不断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而有长足的发展。
化的融合。第二次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 中国文化充分吸收了印度文化,使中国文化大
中华文化的融合。 大丰富了。”[3】(P16)杜维明曾说。“没有印度。就
佛教在汉代传人中国后,经过一千多年的 没有佛教。没有佛教就没有宋明儒学以及现代
一13—
万方数据
中国学术”。因此。“中华文化是印度文化的受 景,因袭西方基督教、犹太教和希腊文明的文化
惠者”[4](P90)。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华文
血统和基因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也经历了一个
化的主体性、自觉性、主动性强烈凸现,中华文 从拒绝、碰撞、冲突到选择、吸收、融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