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樟脑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结构表征.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樟脑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结构表征.pdf

波 谱 学 杂 志 第 32 卷第 1 期 Vol. 32 No. 1 2015 年 03 月 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Mar. 2015 文章编号:1000-4556(2015)01-087-08 doi:10.11938/cjm D-樟脑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结构表征  朱庆英 ,何佩芝 (惠州学院化学工程系,广东 惠州 516007 ) 1 摘 要:采用饱和水溶液搅拌法制备β-环糊精(β-CD)/D-樟脑包合物.H NMR 确定了β-CD 与 D-樟脑形成包合物的化学计量比为 1 ∶1.X-射线衍射图谱和红外光谱图证明 D-樟脑和 1 β-CD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H ROESY NMR 分析结果说明包合物的结构型式是 D-樟脑的二 环[2.2.1]-2-庚酮位于β-CD 空腔内,其三甲基部分位于β-CD 空腔外.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得 到形成 β-CD/D-樟脑包合物最低结合能和结构优化状态,氢健的存在证实了上述分析结果 的准确性. 关键词:核磁共振(NMR) ;包合物;β-环糊精(β-CD) ;D-樟脑 中图分类号:O63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樟脑是从植物樟树里提取挥发油,再经分离得到的一种饱和环状酮,分子式为 C10H16O,化学名称为 1,7,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2-酮.天然樟脑是右旋体(D-樟脑), 合成樟脑是消旋体.D-樟脑具有消炎、镇痛、兴奋、强心、止咳、驱蚊、抑菌等作用[1,2], 含樟脑的复方制剂[3,4]在药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樟脑不溶于水,挥发性较强, [5] 采用β-环糊精(β-CD)包结后,保存 D-樟脑在药物制剂中的有效浓度,提高其稳定性 , 并起到良好的控制释放. β-CD 是一种特殊的“内疏水,外亲水”的圆锥状空腔结构,由 7 个 D-吡喃葡萄糖 单元通过 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低聚糖,根据其空间大小,可通过分子间非共价 收稿日期: 2014-06-26; 收修改稿日期: 2015-01-08 作者简介: 朱庆英(1975-),女,江苏宜兴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粮油专业.电话E-mail: zqy@; zqy-hz@126.com. 88 波 谱 学 杂 志 第 32 卷 键力[6,7] (如疏水作用力,氢键和范德华力等)与不同客体分子形成稳定的主客体包合 物.本实验利用 NMR 技术分析包合物结构,能够确定 D-樟脑与用β-CD 主客体之间的 化学计量关系,通过 ROESY[8,9]考察主客体分子之间的空间结构信息,为该样品的生产 实践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D/Max-IIIA 型 X 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电机 );AvanceIII 型核磁共振谱仪(Bruker 公司);TENSOR37 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Bruker 公司);β-CD (纯度99% 以上, 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樟脑(分析纯,阿拉丁公司). 1.2 包合物的制备与 XRD 和 FTIR 分析 按照文献[10]方法制备 D-樟脑与 β-CD 不同物质的量配比的包结物,对 β-CD 及最 佳物质的量比的包合物进行 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XRD 技术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