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六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练习:专题八 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下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docVIP

二零一六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练习:专题八 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下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零一六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练习:专题八 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下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doc

单元能力训练卷八 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下中国的 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我也是义和团》一文中提出:“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也发生了义和团运动 B.西方与中国应彼此隔绝,互不往来 C.中美两国在义和团立场上一致 D.义和团抗击西方侵略是正义的 2.1905年2月,陈独秀、柏文蔚联合安徽公学中的先进分子常恒芳等人,在芜湖发起成立岳王会,他们集会宣誓,订立章程,宣称“盖岳武穆抵抗辽金,至死不变,吾人须继其志,尽力排满”。这表明岳王会(  ) A.深受传统封建忠君思想影响 B.与义和团的目标相似 C.其成立反映了国内政治形势 D.与同盟会有本质区别 3.(2014四川成都一模)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  )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 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来源:学#科#网Z#X#X#K] 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 4.(2014广东六校第一次联考)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这幅漫画反映了(  )[来源:学,科,网Z,X,X,K] A.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B.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 C.中华民国建国原则名存实亡 D.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5.下图是1840~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消费棉纱情况示意图。对该图相关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 ①19世纪中期传统纺与织结合紧密 ②土纱遭到了国内外机制纱的排挤 ③近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竞争并存 ④外国棉纱进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结论是(  )   区域 情况  北部 平均 安徽 怀县 河北 平乡 河南 新郑 山西 武乡 中东部 平均 福建 连江 江苏 淳化 江苏 江宁 自给(%) 73.3 67.3 79.3[来源:Z.xx.k.Com] 77.5 72.0 58.1 59.6 46.2 42.1 购买(%) 26.7 32.7 20.7 22.5 28.0 41.9 40.4 53.8 57.9 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 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 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 7.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采用机器生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 ②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③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发展壮大 ④为民主革命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时间 厂家数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 824 000 270 717 1920年 1 759 500 620 000 557 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领导新文化运动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9.下面是1880~1930年中日经济增长比较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 国民收入(亿元) 年增长 率(%) 人口(千人) 年增长 率(%) 人均收入(元) 年增长 率(%)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中国 143.43 257.98 1.21 377 636 500 789 0.58 38 51.51 0.62 日本 18.08 149.95 14.32 38 437 69 240 1.18 47.04 216.56 3.10 该表反映的中日经济增长率差异的成因包括(  ) ①中国的闭关政策和天朝心态 ②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 ③两国近代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不同 ④中国长期战乱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孙中山曾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指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l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