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缅北界傈僳族的跨界迁徙与民族认同的影响族际关系对.pdf

中缅北界傈僳族的跨界迁徙与民族认同的影响族际关系对.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缅北界傈僳族的跨界迁徙与民族认同的影响族际关系对.pdf

2010年第5期 学术探索 2010年10月 NO.5,2010 Academic Oct.,2010 Exploration 族际关系对中缅北界傈僳族的跨界迁徙 与民族认同的影响 高志英1,李 勤2 (1.云南大学西南边疆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650092;2.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僳僳族在中国、缅甸、泰国、印度等国跨界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历史上寻找经济资源与区域内民族关系 紧张双重因素导致的。长期以来傈僳族先民在区域政治格局中的关系和地位.对其民族认同感在历史上的演变 产生着重要影响。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民族之间交往的频繁.促使其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和强 化.民族认同感越来越强烈。傈僳族大规模迁徙缅甸等国之后.其民族认同感也经历了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 程,在当地族际关系影响下,不断重新调适,并呈现出与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之下的民族意识有一定差异的缅甸 傈僳族的民族认同感。 关键词:迁徙;跨界民族;族际关系;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K281/28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0)05—0080一06 傈僳族作为跨界民族,有着一般民族共同体 族”,(2】(P1㈣在唐代,施蛮文化上就与白蛮族属已 的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认同感的同时,又有其特殊 有差异;元代因二者所处政治地位不同,也将加 性。内在因素是因其自身游猎游耕的生计方式 速二者间的“认不同”心理,由此加速对其内部文 而主动寻找经济资源;夕}在因素中主要是历史上 化的认同心理。 不平等的民族关系而导致其被迫迁徙他乡异国。 《元史·地理志·云南行省》还载:“顺州,在 尤其是因民族关系所导致的民族迁徙的历史,与 丽江之东,俗名牛赕。昔顺蛮种居剑、共川。唐 居处不同国家后形成的新的民族关系的现实双 贞元间,南诏异牟寻破之,徙居铁桥、大婆、小婆、 重因素相互交织,影响着傈僳族的民族认同感。 三探览等川。其酋成斗族渐盛,自为一部,迁于 牛赕。至十三世孙孙自瞠犹隶大理。元宪宗三 一、元代,傈僳族先民与丽江路 年内附。至元十五年,改牛赕为顺州。”至大理国 八种蛮“参错而居” 时以顺州之顺蛮以一个“部”的身份隶属于大理 而与白蛮有了关系,到元代内附于元代中央王 元代傈僳族先民主要居住于“东有丽水,西 朝。“顺蛮本乌蛮种类”,【2】(H51’顺州因为唐代顺 有兰沧,——南接大理,北距吐蕃”的丽江路范围 蛮迁徙于此而改称顺州,可知顺蛮数量较多,或 内。Ⅲ主要是延续唐代南诏统一战争之后的傈僳 者说已成为其地主体民族,因而能够长期延续发 族先民“施蛮”、“顺蛮”、“栗粟两姓蛮”迁居金沙 展“自为一部”,其认同心理应该比较明显。 江铁桥四境的分布格局,…‘嘲瑚’但已形成一定 《元史·地理志·云南行省》又载:“兰州,在 的聚居区。 澜沧水之东。……唐为卢鹿蛮部。至段氏时,直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