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蚀与相似地形的区别形态与成因——以广东黄圃海蚀遗迹为例.pdfVIP

古海蚀与相似地形的区别形态与成因——以广东黄圃海蚀遗迹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海蚀与相似地形的区别形态与成因——以广东黄圃海蚀遗迹为例,黄圃海蚀遗址,中山黄圃海蚀遗址,中山黄圃海蚀公园,黄圃回收变压器油,黄圃白矿油回收,中山黄圃,黄圃液压油回收,黄圃回收白电油,中山黄圃国际会展中心

维普资讯 第28卷第3期 地 理 科 学 V01.28 No.3 2008年06月 SCIENTIA GEOGRAPHICASINICA June,200 8 古海蚀与相似地形的区别 :形态与成 因 — — 以广东黄圃海蚀遗迹为例 王 为,匿 ,吴 正,黄 山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510631) 摘要:对比黄圃镇海蚀遗迹与其它非海蚀成因相似地形,得出其形态特征差异:海蚀槽穴同时切过软硬相间的岩 石,仅出现在某一水平面 ;片流和风化作用形成的凹槽与结构面或岩层完全平行而且连续延伸,出现在整个山坡 面上,凹槽前元平台;河流侧蚀作用在同一水平面上 ,不能同时形成凹槽和平台;河流溶蚀作用也是水平的,在石 灰岩河岸侧壁形成凹槽,槽上有突出屋檐,元平台;波浪作用不强的石灰岩海岸也可形成凹槽和突出屋檐 ,但元 海蚀平台;只有波浪作用才能同时形成(海蚀)平台和(海蚀)凹穴。 关 键 词 :海蚀遗迹;海蚀平台和海蚀穴;差异侵蚀;河流侧蚀 ;河流溶蚀 中图分类号:P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08)03—0390—06 海蚀地形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组成, 胁[6-12】。贝壳堤、珊瑚礁、海滩岩能否作为古海面 通常海蚀穴表现为凹坑或凹槽,做为海平面和古岸 高度的标志存有不少争议 埒,海蚀遗迹可以做为 线标志的主要是海蚀崖上的海蚀槽穴和海蚀平 更准确的古海面高度和古岸线位置的标尺,可在海 台-1J。除海蚀作用之外的风化作用、片流侵蚀、河 平面变化研究中起关键作用。 流溶蚀或侵蚀均可形成 凹坑、凹槽或平 台地形 ,所 1 古海蚀崖的地理位置与地质背景 以海蚀与某些非海蚀地形在形态上极易混淆。由 于海蚀遗迹上往往难以保留沉积物,不仅无法断定 黄圃镇位于 113。2E、22。44N,在中山市正北 年代,更难确定成因。广东沿海已发现67处海蚀 端,珠江 口西北面的三角洲平原区。黄圃镇北、东、 遗迹 J,其中不乏有争论者。广州七星岗海蚀遗 南三面均被西、北江人海的支流所环抱。海蚀遗迹 迹被发现之初,曾有学者认为可能是河流侵蚀所 位于黄圃镇西面尖峰山北段的石岭东(偏南)面山 致 ;南海石碣村被称为海蚀遗迹的岩石上附有 脚玉泉洞一带 (图1),山体的其它方向无类似地 咸淡水种贝壳,很可能仅仅是海水上朔之古河 形。按当地居民说,尖峰山南段原来也有古海蚀地 (道)岸,而非真正海蚀遗迹 J。 形,如今该地段已成村落,古海蚀地形不复存在。 海蚀与非海蚀的根本差别是其侵蚀动力和侵 尖峰山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区零星分布的小山 蚀过程的不同,必定在地形上有所表现。只要能找 丘之一,属于中生代末期三个断陷盆地边缘的蚀余 出这些关键的形态特征,区分海蚀与非海蚀地形并 残丘,由早白垩系至早第三纪红色粉砂岩、泥岩、砂 非难事,然而,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广 砾岩组成(图1) .1引。尖峰山高约100m,砾岩与 东中山黄圃镇海蚀遗迹是广东沿海至今为止所发 砂岩互层,岩层向西北微倾。由于砾岩层往往不连 现最大规模的海蚀遗迹之一。形成于全新世海侵 续,常出现尖灭。岩层 (倾角2。一7。,倾向270。一 时的古海蚀地貌沿延伸超过200m,海蚀特征较为 330。)厚薄不一,厚者超过 1m,薄者仅几em。砾 明显 J。根据动力地貌学的基本原理,本文以此 岩 由花岗岩卵石组成,大小混杂,大卵石直径可达 为例对比其他非海蚀成因的相似地形,解释它们形 数十厘米。出露的海蚀地形从玉泉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